近年来,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势头明显。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车累计销量达11.56万辆,远超去年 3.7万辆的年销量。但是,在国内新能源车“做大”的同时,对于自主品牌来说,除上汽、比亚迪等少数车企外,多数车企并没有足够的创新技术储备与国际汽车 巨头进行竞争。 多数车企缺乏技术储备 据了解,虽然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车品牌多达几十个,但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的研发实力、技术储备上,整体还没有进入国际一流行列。 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技术含量较高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尽管需求旺盛,却仅有比亚迪秦和上汽荣威e550等少数几款车型,销量占比仅不足三成。与此同时,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低价纯电动车,却占据着七成的市场份额。 尽管低价并不必然造成低质,但大多数纯电车型使用上却存在诸多问题。一些车企为了拿到政府补贴,在没有足够技术积累的情况下,匆忙上马新能源车,直 接用传统燃油车型进行“改造”,使得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以电池为例,由于绝大多数车型电池并未达到IP67标准,防尘防水能力弱,极易造成电池短路,影响 使用安全。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很多车型的实际续航里程与标定的续航里程存在很大差距。 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车开发,能够体现出车企的技术储备能力,需要车企投入大量成本及时间进行研发,盲目上马新能源车项目,不仅难以降低车型成本,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上汽手握三电核心技术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问题”车占领市场的同时,仍有部分自主品牌在认真地进行研发,例如上汽和比亚迪。据了解,截至目前,上汽已形成一定的技术 积累和产品成果。实际上,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上,上汽可谓固执,始终坚持走“技术派”路线。比起短期的市场回报,上汽更看重新能源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 布局。 事实上,去年上汽就成立了前瞻技术部,主要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互联等跨界技术展开前瞻性研究,不难看出这几年来上汽对新能源技术的重视,有增 无减。而在七年前,基于对新能源汽车前瞻性的思考,上汽便已经开始着重投入新能源研发、规划产品布局,至今已在新能源领域投入超过60亿元。然而,七年 后,事实证明上汽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新能源汽车一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并且,只有坚持技术,才能最终把新能源汽车“做强”。 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上汽在新能源技术和产品上,可以说是“两手抓、两手都硬”。如今,上汽是国内惟一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新能源汽车三大技术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车企,并掌握了 “电池、电驱、电控”的三电核心技术。 同时,上汽自主研发的以EDU为核心的插电混动技术,并肩丰田THS、通用VOLTEC,成为全球最先进的三大混动技术之一。上汽乘用车公司技术中 心副主任朱军透露:“上汽的开发团队在EDU方面已经递交了147项专利申请,其中有30项已获得授权,6项国际专利中也有2项获得了授权。”此外,得益 于全球领先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上汽率先承诺其电池“五年或十万公里衰减不超过20%”。 标杆产品领跑细分市场 有了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不同于国内很多车企对销售补贴的追求,上汽更看重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新能源产品。 实际上,无论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e550,还是纯电动小车荣威E50,都已成为各细分市场上的标杆产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荣威 e550累计销量达9100辆,单月销售1207辆,全年销售有望破万辆;而荣威E50凭借安全可靠、超长续航里程、更亲民的价格等优势,得到市场尤其是 分时租赁运营商的青睐。据透露,明年,上汽还将推出荣威插电混动SUV车型,逐步实现从A0级到B级,从轿车到SUV车型的全覆盖。 此前,有消息称,未来五年,上汽在新能源车上的投入预计达200亿元,如此大手笔,看来上汽是要把“技术派”路线走到底。而面对未来五年不断收紧的 油耗限值,新能源车无疑又将成为自主车企顺利通过油耗大考的必杀技,技术升级已经迫在眉睫。在多数自主车企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紧张时,上汽200亿元的投 入,无疑释放出“做强”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信号,继续以技术和品质领跑国内新能源车市场。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