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单位承接了某工厂一小型冲压弯曲件如图1所示,该零件材料为1Cr18 Ni9 Ti不锈钢,中间形孔与两条0.8 mm宽的槽的作用是调节螺钉旋入M2螺孔后不会产生松动。
尺寸2.4 mm的U形弯角要求小于90°,M2螺孔中线至弯曲边缘距离为。如果采用单工序模生产,其工艺程序是:落料→冲孔→冲槽→整平→压弯→压筋→弯直角→弯U形共8道工序。该工艺不但工效低,而且难以保证质量,尤其是冲槽模具在冲不锈钢时凸模易折断。可用08F材料表面镀铬来代替,但该材料无弹性,调节螺钉旋M2螺孔后易松动。
![]() 图1 零件图
通过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①应减少工序数,尽量减少各工序间的积累误差。
②冲槽模具要着重考虑凸模的强度和稳定性。
③弯曲成形应改为一次成形,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
1.改进后的设计制造方案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材料最小冲孔值及冲裁件最小孔边距的验算,决定把原来的8道工序改为3道成形工序:①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②采用弯曲压筋冲槽复合模。③采用U形件横向弯曲模。
2.落料冲孔复合模
该模为倒装式复合模(见图2)。上模采用推杆卸料,冲孔废料由凸凹模具于下模板孔内漏下,工作原理与普通模具相同。在设计中因考虑凸模16、19的强度及稳定性,在结构上采取3点措施:①提高顶件器14与凹模15、凸模16的配合精度,选择H7/f6小间隙配合,使顶件器不但起顶件作用还起凸模护套和导向作用。②为达到加工精度,顶件器14台阶采用镶拼铆合结构,可用线切割加工。③凸模16采用高速钢方形刀片直接线切割加工而成,其固定方法如图3所示。
3.弯曲压筋冲槽复合模
(1)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该复合模(见图4)上模不同于一般的四柱弹压卸料形式,设计了以圆柱体导向的弹压卸料结构。导套卸料板15与弹簧垫14用圆柱销13联接,在上模垫板12上加工圆长孔,凸模固定板16用螺钉与上模垫板联接。凹模固定板3高于凹模2,既能固定下模,又起工件的定位作用。工作时上模下行,导套卸料板15在弹簧9的作用下压紧工件,弯曲压筋凸模4首先将工件弯曲压成90°角,滑块继续下行,凸模5接触工件开始冲槽,然后进行压筋。
![]() 图2 落料冲孔复合模装配图
1.下模座板 2.卸料螺钉 3.橡胶 4.挡料 5.挡料销
6.模柄 7.打料杆 8.螺杆 9、20.销钉 10.上模座板
11.推杆 12.上模垫板 13.凸模固定板 14.顶件器 15.凹模
16.凸模 17.卸料板 18.凸凹模固定板 19.凸凹模 21.螺钉
![]() 图3 凸模固定方法图
![]() 图4 弯曲压筋冲槽复合模装配图
1.下模座板 2.凹模 3.凹模固定板 4.压筋凸模 5.冲孔凸模
6.调节螺钉 7.紧固螺母 8.弹簧顶板 9.卸料弹簧 10.模柄
11.上模座板 12.上模垫板 13.圆柱销 14.弹簧垫
15.导套卸料板 16.凸模固定板
(2)模具特点该模具有设计紧凑、制作简单、修模方便等优点。
可调弹力圆柱导销结构也适用于小型冲件的浮动上模。导套卸料板15与凸模固定板16,导套卸料板15与凸模5均采用H7/f6小间隙配合,目的是对凸模起保护和导向作用。为制作简单,导套与卸料板在车床上车出。
4.U形件横向弯曲模
(1)设计构思U形件一次要弯两个弯角,常采用的U形弯曲模适宜于坯料左右对称,否则工件在弯曲中易向长端滑移。而该件是头部U形弯曲,且弯角小于90°,尺寸精度较高。按产品形状最好是将面积大的一端夹紧在凸模与顶板之间,然后一次弯曲成形。
(2)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该模(见图5)上模采用浮动式,方形凸模12用弹簧6紧压固定圈11方孔内,并用顶杆螺栓8吊装在模柄内,保证上模的正确位置和上下移动。下模采用设有顶板的L形弯曲模,增加了活动压板3。上下模之间设有自动推件装置13,该装置随着滑块上下移动,而倾斜度始终保持不变。工作时将工件放入顶杆18槽内定位,压力机滑块下行,上模接触并压紧工件,上模继续下行,由于弹簧6弹力大于弹簧17弹力与弯曲变形力之和,迫使顶杆下压将工件初弯成L形,直到顶杆接触下模固定板后,滑块再继续下行而上模紧压工件不动,固定圈接触活动压板端部,使活动压板内摆动,直到使工件包在上模内成形,同时螺钉4接触顶杆螺栓8,迫使工件能平整地压实在方形凸模12内。
![]() 图5 U形弯曲模装配图
1.凹模2.拉簧3.活动压板4.调节螺钉5.紧固螺母6、17.弹簧7.模柄8.顶杆螺栓9.弹簧垫10.上模板11.固定圈12.方形凸模13.自动推件器14.螺钉15.销钉16.下模板18.顶杆
滑块上行,活动压板在弹簧17的作用下复位。
而工件在快到上死点时由自动推件器13强行将包在凸模上的制件推出模外。
5.结语
通过把8道工序综合起来改成3道工序,经过批量生产证明工艺路线及模具结构合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确保了工件尺寸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