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汽车盖世网“汽车人才面面观”系列访谈
“人才是企业经营之本,人才战略是企业的第一战略,当今企业的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资本竞争进入到以创造知识和应用知识为主的知本竞争时代。因此,掌握知识的人才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人才建设对企业来说就是企业的生命线。”
对汽车企业来说,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在我国汽车人才建设中,核心关键点是什么?车企该如何进行人才自主培养?作为“共和国长子”,一汽在人才战略定位上又有何特色呢?在本期的“汽车人才面面观”系列访谈中,记者采访到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组织人事部部长陈辑,与其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
人才总量充足但结构不尽合理
陈辑直言,目前国内车企的人才总量是充足的,但结构不尽合理。“这主要体现在自主企业人才队伍与外资企业有一定的差距。另外高端技术管理人才也有一定程度的短缺,还不能够有效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市场不缺人才,那么对于人才我们该如何去吸纳与管理呢?
在目前的环境下,对于人才管理的重点,陈辑认为还在于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让人才发挥能力的平台,二是建立激发人才发挥能力的机制。“有了这样的平台和机制,企业就有了吸引凤凰的梧桐树,就能保持人才的高度吸引力。”
那么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汽车厂,一汽在人才管理与人才战略定位上又有何特色?
“一汽以‘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促进人•车•社会和谐发展’为企业使命,也决定了一汽的人才战略。我们不光把人才看作我们经营的资源,更把人才看作是我们企业经营的成果。我们致力于构建人人能成才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针对技术人才,设计了专家通道;为了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性,我们推出了具有一汽特色的经理人员选拔TAS测评体系等等,长期关注员工能力培养,引导员工在专业知识、通用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快速成长。”陈辑表示。
人才自主培养重在实践培养与培训教育
就目前我国汽车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而言,陈辑认为还是应以自主培养为主,高端人才引进为辅的方式来进行。
“自主培养的重点在于实践培养与培训教育并重。”据陈辑介绍,就一汽而言,除了开展有针对性的大规模培训以外,一汽每年都会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提炼人才培养的方向和重心,将战略拆解为项目,以项目实践为载体,以在岗人才开发(OJD)为手段,发挥直线领导的人才培养职能,进行人才的持续培养。另外,促进知识经验的有效传承,以及针对不同的群体特点去开展各项助力提升各类人员的管理能力的培训项目也十分重要。
“近年来,我们坚持开展‘三个双向交流’,即在公司内大力推进自主企业与合资企业、党群部门与行政部门、基层单位与职能部门的岗位交流,推进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人才激励体制上,我们致力于为人才拓展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构筑了梯次分明的管理人才和专家人才的成长通道;为人才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构建了一汽特色的人才测评选拔体系(TAS);为人才激励制定明确的标准,给予高绩效人员以高回报。当然,人文关怀也是我们关注人才成长的重要方面,我们要求经理人员时时把握员工的思想和情感变化,通过经理谈心的方式,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情,这也是人才留用的有力手段。”
下一步需打破多方人才交流壁垒
“目前的汽车人才队伍整体具有较强的成长性,虽和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差距正在快速缩小。面对着新能源、互联网、智能驾驶等汽车产业发展新趋势,下一步我们还需加大各领域领军人才的培养,还需全面提升人才的创新能力。”
当然,对于提升整个汽车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来说,光靠车企一方发力当然不够。陈辑认为,人才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横向上需要政府、行业组织、高校、企业、社会共同发挥作用,纵向上需要关注人才成长的每个阶段,要做好人才工作,需要调动上述各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希望行业协会能够在了解国际人才布局方面对企业提供帮助,为企业的外部智力引进提供支持。建议加强高校与企业间的人才交流,可以是实际的流动,也可以是项目合作,以进一步提高高校对企业技术发展的了解,这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打通人才交流的壁垒。”
我的汽车梦
我的汽车梦,首先是我们国家早日成为汽车强国,汽车成为国家支柱产业,自主生产的汽车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其次是早日实现人才强企,人才成为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每个汽车人能够在自主汽车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