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过,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目前工业机器人市场前景可观,中国要大力发展工业机器人,该领域领军人物就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同时兼任机器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
采访中,曲道奎认为新常态下的辽宁创新作用巨大。
中国制造排“全球第四”?
记者(以下简称“记”):今年绿公司年会关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您如何理解“中国智造”?
曲道奎(以下简称“曲”):“made in China”虽然“行遍全球”,但远远还未达到“誉满全球”。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有“made in China”产品研发设计方面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其“made”本身即生产制造方面的问题也不可小觑。日前,就有专家把“中国制造”排到世界制造范围内的第四阵营,美国第一,德日第二,英法韩第三,中国第四。为什么这么排?因为我们制造的产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在满足消费者或生产者的需求方面——表征出来即为产品性能和质量等,和排在前面的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记:这个差距如何弥补?
曲:一方面当然是掌握核心科技,设计研发出更好更多产品,另一方面还要在生产制造上下功夫。那么生产制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我感觉就是“中国智造”,也就是中国智能制造。实际上,这已成为社会共识并为国家层面所重视。就在前不久的3月2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会议就提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目前全球都面临制造模式变革。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欧盟提出的“新工业革命(工业4.0)”等制造业发展战略,都是通过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重构制造业竞争格局,实现制造模式变革。而对于我们中国而言,制造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的急剧上升、对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使用等,都导致中国制造模式和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亟须转型和升级。
记:中国机器人要从低端杀出重围?
曲:首先我要纠正人们的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大家往往用自己对机器人的一个直觉感受去代表机器人概念的整体。比如,有些人概念中的机器人就是机械臂;有些人概念中的机器人则是人形机器人。实际上这些认识都不全面。比较专业看,从大的分类讲,我们认为机器人至少可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几大类,而这几大类又可以细分成很多小的类别,比如说工业机器人我们又可以分成通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
中国机器人如何走出低端,这里大家就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自主品牌的机器人都处在低端市场,这个认识并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是不完全的。我估计你这里的机器人主要指工业机器人,而且特指机械臂——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通用机器人。实际上,即使是我们的工业机器人也不完全处于低端市场,就拿工业机器人中的移动机器人来讲,自主品牌产品就牢牢掌握着国内的高端市场,如我们新松公司的智能移动机器人产品在移动机器人的主要高端应用市场——汽车行业市场就占据着90%以上的份额;而且即使是在大家通常谈的机械臂市场,新松公司的产品也是定位于中高端,价格至少和日本产品比是不相上下的。当然总体上讲,我国自主品牌的机械臂产品还是处于市场低端的。
记:对于尚处于市场低端自主品牌的机械臂,您有哪些建议?
曲:对于其他处于低端市场的国内大多数自主品牌机械臂厂商来说,我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忠告,套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就是一定要加强创新。加强创新不单是要掌握核心技术,搞好产品研发、生产,还要在遵从产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产业模式和运营的创新,这个我们下面详细讲;“外塑形象”就是做好自主品牌机械臂的品牌形象塑造,打造良好口碑。大家不要都采用拼命杀价的美其名曰“以性价比取胜”的策略,不顾一切的价格战,却不注重提高产品性能,保证产品质量。这种竞争行为的最终结果是即使一时能占领一些市场,但从长远看,只会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差,严重影响用户口碑和自主品牌机械臂的品牌形象,也就是砸自己的牌子。
当然,如果因为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而降低价格,就没有任何问题,这是企业竞争力增强的一种表现。若是靠牺牲产品品质或性能、牺牲员工利益、牺牲公司利润来降低成本以实施低价策略,则必然是难以为继的。
创新不只是技术和产品
记: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创新实际上包括多个方面?
曲:关于创新,我想多说两句。我想创新不应是狭隘的技术和产品创新,当然技术和产品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基础,但我们视野放宽一点,创新实际上还包括多方面的内容。
记:具体到机器人产业,需要注意什么?
曲:具体到我们机器人产业,我想最少有几个方面需要大家注意。第一是集成创新。现在一说到发展机器人产业,很多人就想上马机械臂本体,这是个误区。机械臂本体在最后的机器人装备乃至到我们自动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中所占的价值比例其实是非常小的,而且其市场容量相对小,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很多时候,很多人都只见本体这个树木,而不见成套设备这片森林。实际上,在机器人产业,最大的一块其实是利用机械臂本体进行集成,把它集成为适合各种产品生产、各种工艺要求的成套设备。美国现在就基本没有机械臂本体产业,但其集成能力非常强。我们应该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集成创新上,充分利用机械臂本体的性能,为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集成出富有创新性的机器人成套装备。
第二就是产业模式创新。我有一个想法,就是目前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实现技术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等“三个链条”的协同发展和有机结合,同时加强资源整合的能力。中国的机器人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相对较晚,而在市场的培育及发展初期,又受国外机器人巨头打压严重。导致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储备不足,产业链不完善,资金积累严重不足。
机器人走入人类生活是大势所趋
记:近些年,各种机器人已进入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是否意味着制造业在模式、理念、技术多个层面的深层次变革?
曲:近些年,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广泛应用,的确意味着我们制造业一定程度上在往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但要说整个制造业在模式、理念、技术等多个层面的深层次变革则只能说是初露曙光。我们现在接触的大量机器人需求和实际应用案例中,大部分都还只是把机器人当作自动化设备的一种,抱着节约人力的目的为出发点的。这种现象是与我们制造业当前所处的阶段相吻合的:当前我们制造业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自动化程度不高,数量庞大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劳动力密集型,其首要任务还是自动化改造。但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制造模式的变革趋势已经非常清晰。
记:未来,服务机器人是否会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曲:这些年,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的飞速进步为服务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开发出更加适应人类生活需求的服务机器人产品,培育开发服务机器人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实际上主要依靠两个要素,即知识和决策。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导致了体积非常小的单机的数据存储容量急剧扩大和运算处理速度飞速提高,而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云存储、云计算成为可能,大数据通过互联网渗透进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机器人未来作为生产、生活资料,其功能和属性不仅局限于其单台设备上,它将作为网络节点和智能终端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服务机器人的未来市场不但远远超过工业机器人,其未来的市场地位将可能和现在的家用消费类电子电器市场相媲美。
比尔·盖茨就曾撰文表示,如果他现在是二十岁的话,肯定会选择机器人作为创业首选目标。他预言,机器人创业将会再现计算机产业的快速崛起之路,在不远的未来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目前,介入人类生活的机器人种类已经不少,如我们新松公司所开发的迎宾机器人、医疗机器人、餐饮服务机器人、家用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和成本的不断降低,在养老、助残、医疗、餐饮、教育、娱乐、清洁等方面的机器人产品将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进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