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

  • 2021-3-24 14:00:35
  • 来源:中国锻压网

太原重型机器厂(现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太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重始建于1950年10月4日,也就是在《机械工人》创刊三天之后。1953年,本刊曾到太原报道了建设中的太重(见图1)。

图1 建设中的太原重型机器厂(《机械工人》1953年第5期封面)

建设太重,新中国工业史的一大创举

在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重型机械制造业极为落后,虽然在1905年前后仿制过一些简易重型机械,但是发展极为缓慢。自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新建和改扩建,先后建立起太重、一重、二重、沈重、大重、上重、北重和天重八大重机厂。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起一个规模宏大的重机制造体系。

虽然太重在八大重机厂中并非是历史最悠久的,但是,在建国后的重机体系构建中,太重先行,它在“一五”计划之前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就开始动工建设,1953年开始进行铸钢、铸铁车间的建设(见图2),期间曾因故暂时中断,最终于1958年上半年建成。太重的建成增强了我国重型机械的制造能力,为我国自主建设大型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是我国工业史上的一大创举。

图2 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

刘鼎、支秉渊与太重的建设

在太重的创建过程中,新中国机械工业卓越领导者之一的刘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李滔等著的《刘鼎》一书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服务,中央组织了由中央重工业部副部长刘鼎任团长的重工业考察团前往东北、上海等地考察重工业。在上海参观时,刘鼎注意到日本赔偿物资中的大型水压机、重型机床和龙门刨床等重型设备很适合重机厂使用。1950年初他在太原考察时,看到太原汾河西岸万柏林一带很适合作为重机厂的厂址。在人力方面,他考虑到华东有一批工厂管理经验丰富的干部,上海著名的机械专家支秉渊也曾经表示可以大力支持技术骨干。综合上述条件,“一个在太原万柏林新建一个重型机器厂的设想与规划,就在刘鼎的头脑中逐渐酝酿成熟了。”刘鼎向中央汇报了这一设想,经批准成立了太原重型机械厂筹建处,郑汉涛为主任,支秉渊为副主任。“太原重型机器厂从设计、土建施工、设备的采购与调拨以及非标准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等各项工作,都是由中国人独立自主自行完成的……刘鼎在这项工作中既是策划人,又是组织领导者,可谓功不可没。”

在太重的创建过程中,支秉渊也是一位贡献卓著的前辈。支秉渊的一生为我国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被称为“近代中国机械工业奠基人之一”。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编纂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支秉渊任华东工业部机械处处长。中央决定兴建太重后,支秉渊任筹建处副主任,后任太重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在支秉渊等宣传动员下,在上海聘到了近百名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他的主持下,上海各界全力支持,40多位知名工程师和大学教授纷纷加入设计队伍,仅用40天就完成了规划文件。太重的建成凝聚着支秉渊等专家的心血和汗水。

与太重同龄,记录建设画面

作为与太重同龄的老牌杂志,《机械工人》记录下了太重创建过程中的珍贵画面,如兴建中的太重铸钢车间,初加工车间安装新式钻床和龙门刨床、锻造车间技术工人工作,苏联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等场景(见图1、图2),杂志上的技术文章还详细介绍了火焰表面淬火在太重应用的先进经验(见图3), 这些都是我们重温建国初期前辈们风风火火兴建太重的历史画面。

图3 推广太原重型机器厂生产实践中的先进经验

70年来,太重的生产者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也通过杂志传播许多生产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20世纪50年代,太重就经常在《机械工人》上发表文章介绍该厂总结的经验,这些文章都署名为“太原重型机器厂”或者“太原重型机器厂技术科”(而非某个具体作者),其介绍的都是太重在当时以厂为单位向全国其他各厂推广的金属加工实践经验,如热加工1957年第5期《地坑造型用的活动烘干炉》介绍了该厂留苏归国技术人员在苏联工厂观摩到的一种活动烘干炉(用于当时尚属先进造型方法的地坑造型法);冷加工1958年第9期《苏联优秀铣工加夫里洛夫表演新结构的高生产率铣刀》介绍了到厂表演的苏联加夫里洛夫及该厂学习其高生产率铣刀的经验;冷加工1959年第11期《采用铸铁铸焊硬质合金刀具》介绍了该厂在学习上海锅炉厂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铸铁铸焊硬质合金刀具的成功经验……

80年代,太重与原西德的德马克合作为宝钢生产140管轧机,针对一个零件需要在钢基面上堆焊高强度耐磨铜合金的情况,太重对美国铝青铜焊条堆焊的堆焊层进行分析,在国内选用类似焊丝进行氩弧堆焊工艺试验,并成功应用于生产(《铝青铜的熔化极氩弧堆焊--钢上堆焊铜》, 热加工1987年第8期)。高精度、高硬度、大面积平面加工的零件一直是重型行业较难解决的关键件,90年代初期,太重有关同志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大量调研和试验,应用新型陶瓷刀具,在探索先进的“以铣代磨”的高速精铣法方面取得许多成果(史佩勋等:《陶瓷刀具在淬火表面高速精铣上的应用(上、下)》,冷加工1994年第4、5期)。太重金属材料专家李维铖经常通过《机械工人》介绍材料新标准的情况,如《金属材料新标准讲座》(热加工2002年第6~9期)、《有关碳素结构钢的新标准》(热加工2007年第7期)等,颇受读者好评。

再建一个太重

建厂70年来,太重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的许多第一,已经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起重机生产基地,最大的大型轧机油膜轴承生产基地,“国内品种最全、水平最高、历史最悠久的锻压设备生产基地……”

进入21世纪,太重有三条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2008年10月6日,在太重58岁生日之际,浓缩了几代太重人奋斗轨迹的太重展览馆正式开馆。据该馆当时统计,“截止目前太重累计创造了450多项国内外第一,被誉为“国民经济的开路先锋”。在该陈列厅内, 总长37.5m、宽17.3m、高达23.5m、总重量近2000t的WK-75型矿用挖掘机最引人注目,它是世界上首台规格最大、技术性能最先进、生产能力最高的矿用挖掘机”。

2009年2月,太重临港重装项目落户天津,现已建成“前港后厂”的重型机械装备制造和出海基地,该项目相当于再建一个太重。2016年12月29日,首台“TZ-400”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在这里成功下水,对于太重海工产品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2年10月,太重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项目基地,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车轮生产线锻轧线热负荷试运行,成功锻轧出第一批参数合格的车轮。如今350公里级动车组轮轴实现供货,具备了轨道交通全谱系车轮、车轴及轮对产品的研发与制造能力,产品销往北美、德国、土耳其、印度、韩国、巴西等全球3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闪亮“名片”。

太重一边在回顾过去,总结历史经验,一边大步向前,开创新的天地。1950年,支秉渊先生带着上海赠送的“唯我先锋”锦旗前往山西创建太重。2020年,太重迎来了建厂70周年的生日,太重董事长王创民发表2020年春节电视讲话强调:太重在轨道交通、新能源、海工装备、工程机械、高端液压等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是推动太重发展的强大引擎,加快转型发展是太重的使命。

我们祝愿太重这座与《机械工人》同龄的重型机器厂早日建设成为“世界太重”。

来源:金属加工

(管理员)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相关内容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太原重型机器厂
  • 极氪汽车!吉利正式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 威海这两家锻造企业喜获新称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