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网公开资料显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研究院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起诉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的四家公司,包括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科技、威马汽车制造温州公司、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公司,索赔金额高达21亿元。 据悉,该案件将在上海高院开庭审理,开庭时间为2019年9月17日,届时案件审判过程将现场直播。此次吉利“状告”威马,是传统主机厂与新造车公司之间的纠纷,也是中国自主车企发起的首例知识产权侵权案,以及中国汽车行业知识产权纠纷最高索赔金额的诉讼案。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吉利汽车相关人员,其表示:“一切以法律判决为准,我们不做额外评论。” 一般而言,涉及知识产权的纠纷通常都有很强的技术性,审理起来远比一般的案件更为复杂。因此也不难理解双方的“三缄其口”,毕竟这类复杂且耗时耗资的纠纷案,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 不过,目前可以了解到的信息是,威马汽车创立早期的核心员工,确有不少来自于吉利,双方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就以目前担任威马董事长兼CEO的“一把手”沈晖来说,其曾担任吉利控股集团董事兼副总裁、沃尔沃汽车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中国区董事长。在吉利任职期间,沈晖曾带领团队完成对于沃尔沃汽车的并购,并在全球供应链采购方面经历丰富。而沈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从不讳言对吉利汽车的欣赏,他曾表示,自己认为中国最牛的企业就是吉利。 与此同时,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品牌战略副总裁陆斌此前曾担任吉利销售副总经理;威马汽车首席服务官CFO张然此前曾在吉利任集团CFO,负责海外并购及融资;威马汽车合伙人兼首席运营官徐焕新,此前也曾在沃尔沃主导新能源技术。 不可否认,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车企之间员工跳槽,挖墙脚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尤其是传统车企与新势力造车企业之间的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一方面,新势力造车企业急切需要从传统车企里面挖一些经验丰富的“老玩家”;而对于传统车企高管来说,除了薪金和股权之外,这些传统车企的大佬或许也看到了互联网造车的前景。 不过,随着核心人员的流动,如何界定商业秘密的泄露,防止触碰相关条例与法规的“红线”,更是一道不论是车企还是相关法律机构必须面对的“难题”。截至目前,对于吉利起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的原因以及吉利的相关证据等具体细节都还有待披露。 来源:澎湃新闻 |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