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月,中国品牌、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表现各异,分化加剧,市场份额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45%、20.32%、17.96%、12.02%、3.87%和1.66%,呈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盘点各大车系前7月在华表现,看接下来该如何作为? 德系稳扎稳打 受整体车市低迷因素的影响,德系车虽然增速不大,但发展还是较为稳健。尽管上汽大众7月排名有所回落,但1~7月累计销量与去年同期持平,依旧牢牢把握领跑地位。 7月一汽大众增幅非常明显,夺得月度冠军,1~7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0.5%。相比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产品线仍旧缺位SUV产品。不过,一汽大众将推出第三品牌,未来一汽大众将形成奥迪、大众以及全新品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格局。 此外,对于德系豪车三强而言,虽然奥迪7月份销量同比上涨,然而增速却不及另外两大德系豪华车品牌宝马与奔驰,后两者在市场竞争中迎头赶上。对于德系车而言,尽管日系军团穷追猛打,但下半年外系车老大的位置应该不会改变。问题是德系车已经高处不胜寒,不进则退。除了继续保持稳扎稳打的策略之外,应该认真考虑一下新的招术了。 日系整体上扬 今年1~7月,日系品牌车企整体上扬,三大主力日产、丰田、本田在华合资车企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前7月日系市场份额上涨2.3个百分点,悄然逼近德系车20.32%的占有率。 日系车为何能找回状态,畅销中国市场?这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因来看,经济因素持续向好,其次是对手“帮忙”。今年以来韩、法系车所丢失的市场份额基本都被日系车纳入,日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相对外因,日系车自身发生的内在变化更值得回味。一是日系车痛定思痛,经过大幅调整后的中国战略全面落地,日系车企实现本土化开发和生产完全本地化。二是日系车产品战略更加积极,技术与设计不再保守,有条件放开手脚,在中国市场采取更加积极的进取战略。今年后5个月,日系有望持续发力,给市场带来更多的震撼。 美系喜忧参半 前7月,美系在华合资车企成绩喜忧参半。7月份美系领头羊上汽通用同比增长9.65%。前7月上汽通用的销量累计破百万辆,同比增长4.74%。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凯迪拉克7月份均创下销量的历史最好成绩,下半年上汽通用将发布10款全新及改款车型,有望迎来新一波销量增长期。而美系的另一大户福特却不走运,长安福特1~7月同比跌幅达到17%,正是因为长安福特,拖累了整个美系车在华的市场份额。 从美系各大品牌的表现来看,目前通用仍然呈现出低端品牌和高端品牌强势,以及中端品牌弱势的状态。对于美系品牌而言,一是需要尽快走出调整期;二是提高新品投放领域的高效率和高精准性。面向未来,美系品牌在中国市场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从目前一些美系品牌在华的战略举措来看,相信应该有所作为。 韩系逆势扩能 今年1~7月,韩系车销量一再暴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北京现代同比降低29.1%,东风悦达起亚同比下降超过50%,形势十分严峻。一方面是销量大幅下滑,一方面是仍在高调扩产。近日北京现代第五工厂(重庆工厂)落成,并宣布于8月份正式投入生产工作,北京现代的年产能将提高22%,从135万辆提升到165万辆。无独有偶,今年东风悦达起亚也将要在江苏盐城建设第四工厂,并将产能一举提升到年产百万的级别,此举已引起业内的普遍担忧。 对于这两家韩系车企来说,目前不是产能不足而是产能己经过剩。目前该做的,不是扩产扩能,而是提升产品力,挖掘自身在产品上的优势,同时做好商务政策的研究、营销以及延伸服务等配套工作。尤其应该加速产品升级,并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的方式来缓解产能过剩的压力。 法系折戟沉沙 今年前7月法系车在华销量令人堪忧,依旧呈现两位数的跌幅。法系车在华3大企业中,除东风雷诺保持增长之外,其他两家神龙汽车和长安标致雪铁龙均出现断崖式暴跌。7月跌幅分别达到38.3%和71.8%,可以说法系车在中国市场回暖,目前来讲是不现实的。 法系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当年可与大众汽车比肩。可时过境迁,两者早已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一是定价偏高;二是市场定位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胃口;三是对市场的反应滞后,导致换代车型难以支撑起不断改变的市场;四是中国市场与欧洲市场的产品投放有较大差异,许多在欧洲市场畅销的车型在国内受到冷落。 “自主”居安思危 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3个百分点。占有率不断攀升主要受益于SUV,前7月自主品牌SUV销量同比增长24.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国品牌的佼佼者是吉利,在博越、新帝豪、帝豪GS、远景等主力车型的神助攻下,销量可谓是一路“开挂”,1~7月同比增长高达87.4%,已完成其重新修订后的110万辆销量目标的近6成。 不过对自主品牌而言,务必居安思危。虽然前7月SUV实现近25%的增长,但与之前动辄40%~50%的增长相比,增速明显放缓。特别以日系车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力度,将对中国品牌造成强烈冲击。另外,自主品牌间的分化加剧,黑马吉利的崛起,让长城、奇瑞、江淮等“黯然失色”,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在自主品牌的分化中逐渐体现。 展望后5个月市场,无论是自主品牌自身的竞争,还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必将白热化,自主品牌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至于后市如何发展,有待进一步观察。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