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主品牌SUV火了一整年,前十品牌中自主占据7席,在SUV领域彻底压制了合资品牌气焰,哈弗H6更是以37.32万辆的销量将第二名的途观远远甩在身后。这一年的前十席位竞争中,长城、长安两家企业几乎都是依靠两款拳头产品并驾齐驱,长城凭借H6、H2,长安依托CS35、CS75,两家企业四款产品雄踞前十榜首,江淮瑞风S3更是一直居高不下,稳居小型SUV销量前列。
可以说,2015年,自主品牌在SUV领域的竞争力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了多品牌齐头并进的局面,品牌效应凸显,这样的局面也顺势延续到了2016年1、2月份,然而到了3月份,SUV市场画风开始逐渐发生转变。 风向变:SUV市场领导者优势不断被稀释 5月,SUV总体销售62.72万辆,环比增长2.17%,同比增长36.25%,仍呈高增长态势。但是,透过1-5月前十品牌销量变化会发现,伴随新车型不断推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优势品牌的优势正不断被稀释。
如图所示,1-5月,前十品牌无论在总体销量方面,还是在SUV总销量占比情况上,均呈下滑趋势。从销量来看,前十品牌总销量从1月份的27.69万辆下滑到了5月的19.3万辆,而占比也从1月的35.28%下滑至30.77%。 这一变化显然足以表明,SUV市场领导者正面临增长挑战。 画风转:5个月,SUV前十席位自主从7、8席到3席
从排位情况来看,1-5月,前十品牌中,自主SUV席位变动如图所示,1月,前十席位自主占据7席,2月更是达到本年度高峰,8款车型挤入前十,3月6席,而到了4月画风陡转,江淮瑞风S3、长安CS75等明星车型纷纷跌出前十,前十席位自主仅剩4席,5月,形势继续恶化,自主品牌仅剩3席。 另外,前4月,自主品牌一直占领前三席位,而5月,季军丢失。 反之,自主的败退背后却是日系的逆袭。 5月,前十席位中,日系占据四席,本田系包揽了3席,而回看1月份会发现,前十席位中,日系仅占据1席。 所以,总体来看,目前自主品牌集体需要面对的重点对手是日系。 而之后呢?美系、韩系、德系都在SUV领域开始加码布局,接下来的挑战者将更多。 “神车”起伏: 低点不断 “刷新” SUV整体市场的火爆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神车”、明星车型,如宝骏560、长安CS75、江淮瑞风S3等,无论在去年还是在今年前几个月,这些车型一直都是自主乃至整个SUV市场里表现优异且稳定的车型,其中宝骏560甚至一度被认为可能会超越哈弗H6,但是3月之后,它们的命运越来越不明朗。
如图所示,三款车型中,宝骏560曾一度跨越4万辆大关,但是4、5月的销量却不断走低,跌至1.85万辆,其他两款车型走势类似。 不过,对于宝骏560来说,很多人仍看好其前景,认为伴随其自动挡车型的上市,其销量仍会出现反弹。 其实,不管反弹与否,上述起伏信号都在说明一件事,SUV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自主SUV,即便是热销车型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一方面是合资品牌的围攻,一方面是内部竞争,想要轻轻松松增长与反弹已不再容易。 而更为值得警惕的是,这些SUV车型与品牌的浮沉关系的不再仅仅是SUV本身,目前自主品牌车企大多将销量提振任务压在了SUV车型身上,最近几个月,部分企业SUV车型销量的波动也对其总体销量带来了影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6年5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1.69万辆,环比下降4.11%,同比增长12.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98%,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93个百分点,自3月以来连续3个月占有率环比下降。笔者以为,这背后不应仅仅是轿车的下滑,与SUV的表现同样密切相关。 对此,也有分析认为,自主品牌车企正在不断探索新的市场,如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的七座SUV市场,可这真的是一条好的生路吗?求生的同时一定要反思,为什么我们会遭遇如此尴尬的反攻,应对症下药。 |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