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生态领航创新驱动 浙江缙云工业转型升级迈入“绿时代”

  • 2016-5-20 8:52:57
  • 来源:中国金属加工网

暮春时节,记者来到浙南绿谷中的工业重县——丽水市缙云县,深切感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绿意盎然。这种绿,外显于自然山水之上,浸润于工业进程之中。

31.png

浙江缙云

缙云工业历史悠久,相传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曾于此铸鼎炼丹,丹成后跨赤龙升天而去。改革开放30多年来,凭借着“历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缙云人在这仅1503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上书写出了一个个创富传奇。

经济新常态下,缙云依旧高举生态制造业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道路,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生态管治与生态创建并举,以生态经济为主攻方向,推动生态工业发展。

精耕细作坚守实业挺起县域经济发展脊梁

在缙云一众企业家当中,今年50多岁的丁泽林身上有着浓浓的励志色彩。丁泽林是土生土长的缙云人,16岁就跟着老铁匠打铁,后来到了浙江晨龙橡胶集团干销售,跑遍大江南北卖橡胶鞋。

彼时,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刻的变革期,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橡胶厂60多万双鞋子滞销,这让跑了十二年销售的丁泽林猛然醒悟过来,于是在1996年,他南下来到了广东。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丁泽林赚到了第一桶金,更学会了捕捉商机。2000年,丁泽林接手缙云县橡胶厂,对其进行资产重组,转型为生产金属带锯床,创建了浙江晨龙锯床有限公司。

“机床行业是制造业中的母鸡,而带锯床可以说是母鸡中的母鸡。”就这样抓住了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时机,丁泽林的锯床厂一下子打开了市场。

在晨龙集团的工厂车间,各种各样的带锯床装备正在这里加工组装,这些小到几公斤,大到数十吨的产品,除了走进中国重汽、中原特钢、武钢、宝钢这些国内大型企业的车间,还远销美国、德国、意大利等20多个国家。

幼时打铁这一特殊的经历让丁泽林格外注重产品的品质。“凭良心做人,凭标准做事”这是丁泽林常说的一句话。在企业管理中,丁泽林注重标准制度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丁泽林格外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如今浙江晨龙股份锯床有限公司已经拥有由行业标准起草人、高校研发人员、一线操作工所构成的人才梯队。

十多年精耕细作,坚守实业,如今浙江晨龙股份锯床有限公司销售已经突破2个亿。行至今日,丁泽林最大的感慨在于:“如果没有这支团队,就没有晨龙的今天。”这份爱才惜才之心,和浙江鼎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云祥如出一辙。

鼎立实业有限公司员工邢伟勇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冲床工,仅初中文化。看中其勤恳的工作态度,俞云祥“破格”将其抽调到公司的核心部门——模具车间上班,打算让其好好历练一番。每次有日本专家前来技术交流的时候,俞云祥都会把这个机会留给邢伟勇,让他趁机长长见识。

邢伟勇亦很珍惜这个从天而降的机会,为此专门跑到书店自学CAD等技能,最终自学成才,十年时间里相继完成了摩托车坐垫支座盖板倒角自动化加工设备、冲压车间气源节能设施、钥匙智能自动选齿机等30余项创新,彻底从一个普通的冲压工成为了全行业的技术创新能手,并于去年被评为了全国优秀农民工。

俞云祥告诉记者,就拿“五羊油箱外盖滚花”这套设备来说,“过去都是纯手工制作的,效率低而且危险性高,邢伟勇对其进行全自动改造后,十几秒就能生产一件,而且不用人工操作,大大提高了企业机器换人的效能!”不仅如此,俞云祥表示,这套设备还获得了客户的点赞,为企业带来了更多订单。

丁泽林与俞云祥两人的故事只是缙云众多企业家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无论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商机诱惑,还是沉浮于现代喧嚣的市场竞争,在缙云,总有这么一批企业家,坚守实业,锐意创新。也许他们不曾广为人知,但却是某个行业、某项技术深耕细作的领头人物,甚至还有一批企业虽然体量不大,产品却走俏全国,远销世界。

“十二五”时期,缙云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281.2亿元增至446.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49.3亿元增至349亿元,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6家,实现了工业稳定较快增长。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力供给侧提质增效

“危机之中蕴藏生机”,用这句话来形容当下缙云工业的发展最贴切不过了。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不期而至,缙云众多制造业企业正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一边是人口红利急遽缩减,一边是产能过剩压力加大,这与中国晨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吕普龙在十年前所面临的困境十分相似。

晨龙集团前身是晨龙橡胶厂,主要生产解放军胶鞋。然而随着橡胶身价的突飞猛涨以及市场信息的不对称,2007年,晨龙橡胶厂出现了经营困难,大量胶鞋屯积在仓库中。为了拼出一条活路,吕普龙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一口气将橡胶厂所有的机械设备当破铜烂铁卖掉。

吕普龙一直笃信“思路决定出路”,在他看来当时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了,“再走老路迟早破产”。翻篇归零后,吕普龙瞄准高精度液压泵叶片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先后投入9000多万元资金购置世界先进水平的机器设备260多台,并引进大型国企贵航集团作为战略性合作伙伴,成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目前,晨龙集团已经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变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叶片生产制造企业,产品远销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

尝到了第一口水的甘甜后,吕普龙信心倍增。“以前我们做企业从无到有,拼的是资源、人力成本、产品价格,现在整个大环境发生了变化,还抱着老观念就不灵了。”立足创新驱动,吕普龙广开人才和技术引进渠道,依托自主创新优势和科技竞争力,进军军工产品生产领域,重点开展金属网架天线罩关键技术研究,开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网架天线罩产品。

三十年间,吕普龙先后创办和孵化了12家规模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让晨龙集团成为30余年经久不衰的长青树企业。

在缙云,有像吕普龙一样的老一代企业家,坚守实业,注重实践,也有像天喜集团总经理吕挺一样的新生代企业家,敢于创新,富有活力。

和同龄人相比,吕挺算是比较幸运的。2008年,吕挺从父亲吕天喜手里接过天喜集团的时候,企业已经颇具规模。天喜集团创立于1996年,以生产高压锅起家,产品以出口为主,利润经常遭遇层层盘剥。“原来主要做OEM,很被动,要等着客人上门,按照他们指定的款式做。”吕挺回忆道。

因此在接手企业时,吕挺就在心底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希望未来能有一天收购欧美品牌,将中国品牌打入西方市场。为摆脱中国工厂的形象,吕挺格外注重自主研发与人才培养。“父亲那时靠的是胆大,靠勤劳,靠运气,到了我们这一代,就要靠资源整合的能力。”而吕挺认为,资源整合最为关键的就是人才资源的整合。

为了培育企业创新能力,吕挺选择向全球引进高端人才。人才的集聚也带来了出人意料的利好效应,就以天喜集团目前的明星产品“空气炸锅”为例,去年在全球的销售已经达到了180万台,而最初投入的研发费用不过千万。

“企业要发展就得创新,创新就是要烧钱,但回报得更多,可以说我们越创新越转型越有信心。”吕挺说道。

然而,企业激情创业的背后离不开当地政府“店小二”式的服务。近年来,缙云县政府把服务企业、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通过“生态经济提升年”、“破提攻坚”、“创优服务”、“草根创业”行动,有力地引导、支持和帮扶企业发展,合力助推企业敢闯敢创敢拼,借技借脑借智,翻篇归零闯市场。

缙云县经信局局长胡正新坦言,以前有的企业靠着政策扶持以及市场资金容易“虚胖”,一旦外界发生了变化就无法承受,接二连三地倒闭。“在胡正新看来,企业要想抵御外界风险唯有自身强大,“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更要注重企业怎么做强,只有做强了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在政府的推动之下,在领军企业家的引领带动之下,缙云长期以来基于自然要素禀赋的产业结构,正在向创新驱动的产业结构转变。目前,缙云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家、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25家,高新技术产值103.7亿元,40余家企业100多项技术排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前列。

生态领航工业发展绿色践行发展之路

暮春时节,走进缙云,满眼都是绿。缙云地处浙西南,是浙江天然的生态屏障。作为生态“优等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缙云发展工业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的指引下,缙云坚持绿色发展,不仅强势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和整治,并且按照绿色化的要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包括生态工业、节能环保产业等在内的绿色产业。

通透明亮的厂房、干净整洁的地面、寥寥无几的工人,这就是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装配车间一景。“别看这里人少,但订单一点也不少。”畅尔智能工作人员高颖告诉记者,畅尔公司专门为客户量身定制生产的自动化成套设备,拥有数十项专利。

随即,高颖带着记者来到了调试车间。车间内,一台为客户定制的自动化挤花拉削机床正在调试,只见机械手一上一下、一进一出,只需短短几秒钟,产品的切面便可一次性加工完成。据介绍,这台设备整合了工业机器人,可以将原来需要30名女工操作工序减少到1名女工。

据了解,目前畅尔公司产品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和欧美众多国家,产品种类达十几个系列50多种规格。浙江畅尔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绿高告诉记者:“在缙云,企业不仅比规模,更比技术。只要你有顶尖技术,哪怕企业还没有鼎鼎大名,一样受尊重!”

在精心培育本土优质企业的同时,缙云积极“选商引资”,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少、实现替代进口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项目,以发展新材料工业为突破口,用最小的土地消耗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浙江丽缙五金科技产业园是市县共建产业园区。近年来,该园区已经成功落户肖特新康、爱易特、天喜厨电等多只“金凤凰”。其中肖特新康是由行业500强德国肖特集团投资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投资上马年产10亿支高端药用玻璃容器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78亿元,是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大型外资项目,经过多次考察最终落地缙云。肖特集团方表示,将把这里作为在中国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石,把行业内全球最先进的管理理念、设备设施、工艺技术引入缙云壶镇,支持迅速发展的医药市场。

2016年2月2日,总投资1.65亿元的晶科电力缙云20MW农光互补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记者在电站看到,漫山遍野的光伏电板沿着山脉肌理铺设,在太阳直射下,纯净的绿色太阳能电力正从这里源源不断的送入缙云的千家万户。

据介绍,该项目25年总发电量约为44768万千瓦时,年平均发电量约1790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煤1.31万吨,相应每年可减少多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为315.6吨,二氧化碳3.42万吨,将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晶科公司还承建了缙云县笕川村光扶助农专案,为笕川村约500户民宅安装太阳能系统。以一套2kw的家庭光伏系统为例,每年可发电约2000度以上,加上补贴、卖电收入以及节省的电费,每年可为农户增收两千多元。

“原本每个月家里电费支出在100元到200元之间,今年装了光伏发电后,一个月发电收入将近200元,一来一去,这个月在电费上还赚了几十元。”浙江省缙云县笕川村村民丁来爱笑着说道。

一招接一招,一拳接一拳,随着腾笼换鸟的持续有效推进,集约化生态化发展理念的强化普及,缙云的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节约集约的生态化工业发展格局已然初步形成。

2016年,缙云机床小镇成功入选浙江省特色小镇,一个以数控机床产业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发展高地、一个产城融合的综合生活区、一个健康养生与工业人文生态交织的旅游胜地正在崛起。


(管理员)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中国锻压行业“十三五”发展纲要——锻造行业
  • 去年这十个省的汽车产能占全国的2/3
  • 天津“一汽大众华北基地”18日开工
  • 自由锻和大锻件行业需要发展什么?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