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说,中国品牌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一个岔路口,各个品牌都在市场快速变化的格局下寻求突围。如果在市场处于变革的时候不能向上一步,继续缠斗在低价、先求有、加塞配置等初级阶段,即有可能失去新一轮市场竞争的机会。 小编认为,一个品牌要想直接从产品层面向上发展、涉及的方面太多,任何一个品牌都不能一朝一夕做到;但如果从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提高品质入手,不失为当下中国品牌突围的一个方向。 把握消费潮流的大势。 近两年,我们能够经常听到的市场热点基本上都是:新能源、无人驾驶、消费群体年轻化和消费升级。事实上,这些也确实代表了市场潮流的大势。但小编认为,所谓把握消费潮流的大势,并不单单指车企抓住了当下的一个热点,就算成功。而实质是,要有把握这种消费潮流大势的能力。 也许在如今,我们看到了年轻化、运动、新能源等是消费的潮流,但十年前的消费趋势是什么?谁又抓住了?十年后呢?市场的需求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也会变化,企业只有站在前沿,拥有把握住消费潮流的能力才可。 品质仍然是汽车市场比拼的主旋律。 无论市场的消费潮流如何变化,消费者关注产品的品质仍然是基础。 但客观来说,无论哪个企业选择进入市场,都不可避免的将卷入到价格战当中。但以往中国品牌把战略仅仅放在低价高配这一点上,这种用配置和价格堆出来的品牌形象十分脆弱,因为低价高配任何一家企业都有能力可以做到。而例如合资品牌或者说豪华品牌等,它们同样也在它们所在的细分市场有提高性价比的做法,但它们的基础仍然是立足产品的本身,也就是品质。 无论是消费水平升级还是中国车市步入缓增长的新阶段,都决定了品质将会是下一个阶段竞争的焦点,换言之,只有不断提高品质,提升品牌形象,才有可能提高溢价能力,来弥补早先脆弱的品牌能力。 立足现在,提高核心研发能力。 事实上,有了明晰的定位和方向之后,如果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让概念落地,将成为中国品牌突围成功的重中之重。 关于研发需要建立一个复杂、繁多的体系,不过很庆幸的是,在一些中国品牌的身上已经看到了在这方面的努力。 2015年,长安汽车以100.7万辆的年销量领先于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同比增长高达30.9%。在数据的背后,应该看到长安自主乘用车能取得如此的成绩,与其注重产品技术研发不无关系。长安汽车总裁朱荣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长安要继续打造高端产品,包括新技术应用会加大投入。据悉,在长安的全新战略规划中,技术研发是重点,下一个5年将投入300亿元人民币。 无独有偶,在4月份奇瑞之夜的活动上,我们也看到了代表奇瑞研发实力的上海技术中心(CTCS)亮相。该中心汇集了全球顶尖的汽车人才,致力于开发奇瑞全新的下一代车型,是奇瑞实现新战略的“火车头”。CTCS招募了来自于宝马、通用、福特等国际汽车公司的人才,与总部研发中心共同构架领先的奇瑞全球化研发体系,将奇瑞的研发能级和产品力提升至新的高度。 其实,在华为的发布会上还有另一句话是:配置不等于品质,但笔者对于后半句“拼凑不是创新”更为认同。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与中国手机品牌一样,都是在市场发展处于瓶颈阶段需要变革的时候。谁的决心更大,未来的机会也就更大。 |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