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尽管福建省漳州市区的雨下个不停。但刚参加完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三届六次理事会议、来自福建省装备制造业的200多位企业家们却在当天举办的“6·18对接日”活动中享受到了一场春天的喜雨。 福建装备制造业在创新升级中走向繁荣 上午8点45分,企业家们从漳州宾馆分乘4部大巴前往华安开发区参加闽台龙玛直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揭牌仪式;同时参观龙玛科技公司和华安正兴车轮有限公司。华安开发区是漳州北部经济增长极、闽南最具活力和后发优势的投资热土,聚集了先进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新型材料等产业集群,吸引了闽台高新企业紧密合作。龙玛科技便是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企业合作的典范。揭牌仪式隆重热烈,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领导陈庆友、陈文钊,以及龙溪轴承与台资企业领导共同为公司成立揭牌。 通过在开发区内参观,企业家们切身感受到了身边企业的进步和繁荣,对福建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前景倍感自豪。 转型升级谱写“十三五”发展的主旋律 依托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6·18)平台,促进产学研用结合,推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是福建省在产业发展方面实行的执着路径。经过10多年的实践,事实证明,这是一条可持续、接地气的科学发展路径。 当天下午,从华安开发区回到漳州的企业家们,顾不得多休息,便全力以赴参加了由福建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和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由6·18虚拟研究院机械装备(福州)分院、漳州市发改委、福建省六一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龙溪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福建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暨项目对接会。这是福建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盛会,也是“6·18对接日”活动的重头戏,是6·18“常年对接”的又一次创举。 企业家们和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等省内科研院校及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市和工业重点县(区)发改、经信、科技等部门的负责人将300人的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会议邀请了20多位专家到场“坐诊”,他们有的精通数控机床,有的专门研究工业机器人,有的在数字化车间设计方面有着独到之处,有的则是在新型材料领域取得了卓着成绩……他们都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所需要对接的智力“源泉”。大家在此共商福建装备制造业发展大计。 6·18虚拟研究院机械装备(福州)分院院长陈庆友主持大会并表示,本次论坛主题是充分发挥福建省“6·18”大平台“项目、技术、人才、资本与产业对接”功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论坛将凸显对企业的引导创新效应和激发创新热情效应,突出供给侧结构优化的先进企业示范、榜样作用;突出大行业、分行业、小行业的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对产业链中小企业的牵引发展作用;突出引进共建“国字号”研发机构共建平台的闽台交流合作平台的成果。 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时期克服经济下行困难的压力,以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为行业发展的主旋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15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达6400多亿元,累计增长8.6%;销售产值达6189亿元,增长达7.7%。成绩的取得在于各地对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链支撑。 “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全国机械行业增速严重萎缩,但2015年漳州市机械工业却逆势而上,总产值增速达到24.3%,销售总产值增速达到23.6%,这在省内外是少有的。”据漳州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漳州市出台了一系列加速工业跨越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全市形成了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等四大新兴产业。2015年,四大主导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产值达3526.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1%。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421家,产值908.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5.8%。与此同时,漳州市依托“6·18”平台,历年累计对接项目成果4082项,总投资1049.4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对接项目成果991项,总投资239.5亿元。龙轴高端关节轴承、豪氏威马海洋装备技术、常青机械高精密机床、福建明鑫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等一批成果的对接转化和落地建设,有力促进了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漳州是全球重要的港口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关节轴承品种数和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汽车钢圈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数字化仪器仪表制造业位居全国同行业榜首。 漳州市是福建各地装备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缩影,厦门、泉州、龙岩和三明等地的装备制造业也同样在搭乘6·18平台,坚持科技创新,获得了快速发展。 “福建省‘十三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在‘十三五’时期,装备制造业将坚持产学研用结合,注重转型升级,行业总产值将突破万亿元,为福建工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陈庆友就此表示。 创新发展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添光彩 行业龙头企业现身说法、交流创新经验是本次发展论坛的中心和亮点。会议安排了厦工股份董事长许振明、龙溪股份董事长曾凡沛、华安正兴车轮有限公司总经理魏隆谊等演讲,总结、分享各自企业创新驱动成果。 在演讲中,许振明指出,目前我国装载机产能为每年42万辆,而全球的需求量仅为每年16.7万辆,福建省厦工、龙工两家公司的产能就足以保证全国的需求量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制造业产品同质化严重,产能严重过剩;终端需求面临供给侧改革,需求结构和模式发生变化;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外国,民族装备制造业发展受到制约。面对着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制造业要怎么办?只有创新升级是惟一出路、不二的选择。这两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 、“一带一路”和供给侧改革等战略。这一个又一个国家战略,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机遇。面对机遇,厦工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创新升级、智能创造的发展道路,实现了军民融合,让天上飞的技术与地上跑的机器融合,奠定技术变革创新基础,开发出了换代升级的典型产品——电传智控工程机械产品;同时实现了跨界合作,让制造业与建筑业合作,拓展地下空间开发领域,从生产型制造商向系统方案提供商转型,使产业成功升级。 曾凡沛在演讲中指出,“军民融合”提升为国家战略,将为中国制造业提供转型升级的舞台。高端装备、军民融合等战略型新兴产业的推动,为中国机械制造业提供攻克关键共性技术的平台与机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的工业强基战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国际间产业链向亚洲转移,中国机械制造业仍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欧美企业为应对市场竞争,转向发展中国家寻找“低成本、高附加值”替代品的意愿增强,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蕴藏巨大商机。基于这些判断,龙轴近年来创新营销策略,拓展市场空间;强化技术创新,构建核心能力;转换生产模式,实现提质增效;加大投资力度,布局业务发展,取得显着成就。 厦工依靠转型升级,走出了新路;龙轴坚持科技创新,比肩世界同行。在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征程中,厦工和龙轴都铆足了劲,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许振明和曾凡沛的演讲,不仅赢得了掌声,更为福建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和经验。 企业家们在论坛上汲取营养,在与专家们的沟通中获得知识,知晓最新前沿装备。在专家项目成果推介环节中,江吉彬教授的辊式旋转切刀装置,林育从副教授的多功能专用汽车开发,何宏舟教授的清洁能源利用及开发技术——一个一个好项目、好成果的推荐介绍,为本次论坛项目对接打造了坚实基础。 福建省发改委等主办部门领导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原福建省机械厅厅长陈文钊认为:“论坛为福建省机械行业的未来指明了前景。”与会代表纷纷表示,福建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写照,为装备制造行业搭建了一个面向未来发展的高端平台,希望这种接地气、符合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高端论坛能够经常举办。 对此,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的代表在会议现场表态说:以后三家还将联合相关部门、地市,多方协同,充分整合相应行业主管部门、地方的资源、政策,在每月18日前后举办一场具有大中型规模的“6·18对接日”活动。围绕创新驱动战略和“转方式、补短板”的目标,突出新产业、新技术、新平台、新业态、新模式,为企业和行业健康发展搭建有益平台。 据悉,在以后的对接活动中,将会在筹备阶段先举办企业技术诊断活动,从高校、科研院所和投融资机构、企业中,筛选组织一批专家,组成企业技术创新诊断专家组,走进中小企业,为其诊断辅导,找准“病根”,指明技术创新方向,切实解决企业在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市场开拓和融资服务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助推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明确产业主攻方向,结合各地产业发展特点,分别择地举办“6·18对接日”,以项目对接、产业论坛等各种形式,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的有效对接。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