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上首次提出了“工匠精神”。专家解读说“工匠精神”是供给侧改革最直接的体现和要求。简言之,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产业链供给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不能少了“工匠精神”,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的品质化也不能少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不能缺少的精神之一。
“工匠精神”要壮大,工匠的地位要提升。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中国,制造业依旧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实力的厚实基础。无论是推进科创还是提升就业,制造业都是主战场。令人有些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一种“君子不器”的错误观念,大家都想把孩子培养成公务员或者白领,“劳心者治人”的理念根深蒂固,即便是一些已经选择和生产技术打交道的蓝领们也认识不到岗位的意义。这种观念上的不平衡势必会引起人才发展的不均衡,势必严重抑制社会创新的活力因子。培养大国工匠精神,首要的对于工匠的培育和重视,让技术劳动成为受人尊重的一项工作。这也是培植工匠精神的基础。 “工匠精神”要壮大,培育激励机制要跟上。一些制造业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技术培训,并将此纳入相关法律。作为制造业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法》、《学校法》、《就业促进法》等对于工匠的深造做出了相关的规定。不难看到,这些年,我们国家在技术教育上,也开设了与国家教育相配套的促进技术成长的奖励制度,比如中高级技工人才享受国家规定的津贴等,相关的小学中学都配有劳技课,这其实也是在营造尊重技术、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五一劳动节,各地还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各种劳技技能大赛,真正让劳动技术真正有用武之地。以中国文明网的好人365栏目为例,笔者就在中国好人中看到了数十位大国工匠的好事事迹。这都是在全社会有效推进弘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要壮大,工匠要有主人翁精神。除了两会的东风,国家对于工匠的重视,我们的每个一线工人,都有成为大国工匠的进取心。古语云“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工匠精神只有靠我们一线工人有精益求精的精神,做一项爱一项,专研一项,发言钉子精神,那么,我们即使在再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出状元。相信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工匠精神就会各行各业的精神高地,让中国智慧不断为世界创造出新的文明财富。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