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4.0浪潮的来袭,3D打印技术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对汽车行业来说,3D打印技术的最大贡献莫过于在模具开发阶段的有力推进。当前,日趋激烈的汽车市场环境中,成本控制无疑成为汽车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为国内的汽车模具也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汽车零部件的开发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研发与测试,在制造零件模具环节同样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而从新技术与新车型的研发角度来说,研发速度与成本可谓是紧密相关。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与传统制造业的“减材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的的魅力主要在于可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的零件,具有制造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明显优势。3D打印技术能快速制作造型复杂的零部件,让汽车零部件的开发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并且已经在底盘、内饰、车身外覆盖件方面实现了3D打印生产,将加速汽车制造业变革。 在传统汽车制造领域,汽车零部件的开发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测试。从研发到测试阶段还需要制作零件模具,不仅时间长,而且成本高。当存在问题时,修正零件也需要同样漫长的周期。当运用3D打印技术在设计早期验证产品装配可行性时,就能及时发现产品设计差错、复杂零部件或样机原理的可行性。例如缸盖、同步器开发,以及橡胶、塑料类零件的单件生产。 虽然3D打印技术已成功地将传统复杂的生产工艺简单化,将材料领域的疑难问题程序化,但是3D打印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尚处探索阶段。就目前的发展来看,如何扩展3D打印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3D打印目前并不适合批量生产,它的潜力在于汽车产业的模具生产阶段。它还受技术装备、新型材料、设计软件、质量安全和公共环境等制约和影响。 作为汽车产量第一大国,我国汽车产业在“工业4.0”探索中,智能化的初步技术正在逐步引用。随着汽车制造业逐步向“工业4.0”时代切换,汽车主机厂在生产环节不断智能化,也将直接推动汽车庞大前后端体系的重塑。各种智能化技术必将推进汽车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4倍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消息,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事再制造的企业产值从2005年的不足0.5亿元上升到80亿元。我国零部件再制造范围局限于“五大总成”——内燃机、变速箱、发电机、起动机、转向器。 汽车内燃机产量居世界前列 中国内燃机工业持续发展,内燃机产量突破8000万台,内燃机工业总产值突破4100亿元,内燃机总功率突破18亿千瓦。汽车内燃机生产总量居世界前列,奠定了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支柱地位。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