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大国机器人的“救赎”

  • 2016-3-17 10:45:33
  • 来源:中国锻压网

“机器小人”是一家外媒去年的一篇报道给中国冠以的称呼,报道称中国机器人产业无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普遍组装的尴尬现状,这四个字甚至震惊了国家高层,去年春节前夕,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亲自批示,要摸清楚机器人发展情况。

无可否认,中国是机器人使用大国,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从2009年5500台到去年的5.7万台,十倍多的增长,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家电的60%,与之相对的是,虽然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人说到现在已四五千家之多,但外媒那“机器小人”的称呼无情提醒着,中国离机器人研发生产大国还有很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虽然机器人生产销售是定制化模式,不会像风电、光伏那样严重,但国家不注重技术创新的培育和行业标准的建立完善,仅靠财政补贴或基金政策等扶持产业,一系列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核心技术缺失等问题将会凸显。幸运的是,国家高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试图找到行业痛点,理清行业发展脉络。

变化即将发生。很快地,今年3到4月份,我们参与筹备编撰的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指导意见可能将由工信部发布。一系列行业标准建立以及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工作都在加快推进。

有水分的数字

记得那是2007年,为政府部门做风电调研的我们发现,国家说十一五末实现500万千瓦的规模,但各地发展同期目标相加却是3000万千瓦的规模,果然两年左右之后过热倾向凸显。众所周知,世界第一台机器人诞生在美国,然而美国几百家机器人企业迅速火爆后未逃脱纷纷倒闭的厄运,后来,发源于美国的机器人反而在日本兴起并应用。其实中国机器人起步并不比国外晚多少年。时间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刚出生那会儿,原来的机械工业部就专项支持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四个研究所开发中国最早的机器人,值得惊奇的是,还有应用,比如焊接、涂装、移动等等,当时机器人价格为几十万元一台,而那时大多数人月工资水平不到一百元,确实没有应用的市场。我是学经济学的,我发现,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都有其规律与周期,机器人产业也不例外。7年来中国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飙升背后是,2009年中国已跃居世界制造大国行列,必然要由大变强,由粗放变精细,需要更多自动化装备,它处于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之下。然而与销量数字的货真价实相比,国内机器人企业、产业园、投资等数字水分颇大。以全国各地热建的机器人园区为例,我们联盟曾专门召开了一次园区座谈会,我们去联系这些园区,发现有一小半的园区竟然连联系方式都找不到,最终请来20家园区代表坐下谈谈,发现有不到10家称工作还在开展(正在筹建、连企业都未有入驻),最后得知,仅有6家园区真正开展了工作。另外,机器人产业规模并不大,如今不到千亿元,机器人企业方面,不可能有四五千家这么多,现在看主要企业仅为几百家,一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不超过一百家,国内的主机企业仅有20多家,有实力的也就五六家。机器人集成商轰轰烈烈上了那么多,如烈火烹油一般,但未来真正成活的恐怕也就两三家。上市公司方面,几年前机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一个巴掌就数的过来,去年底大概有70-8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中国与国外差距依然巨大。工业机器人方面,中国去年销量1.7万台,主要集中在直角坐标机器人产品,技术门槛不如六轴机器人高,而国外4万台销量,其中80%都是六轴机器人。目前国内工业机器人产品上量的企业,包括新松、南京埃斯顿、安徽埃夫特、上海新时达等仅有六家,这六家经产品的年销量均在六百台以上。

缘何你看到听到的数字与实际状况间差距如此之大?这里边有概念炒作。我们正在调研统计各地数据,按照上面要求摸清行业情况,除了意见将发布外,还将出台一个行业规范条件。

被批“机器小人”

外媒的一篇报道缘何引起国家高层震惊,中国作为机器人四大家族纷纷抢滩的世界机器人使用大国缘何被批“机器小人”?去年春节前,有一个内部文件提到,国外机构在报道中说中国机器人不具备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都是组装的,机器人是不具备研发和技术能力的企业制造的,并称中国机器人产业为“机器小人”,这引起了高层的重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需要回归理性,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机制以及国内行业标准缺失,在此基础上财政补贴以及基金政策的实施,让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骗补乱象等问题生根发芽。很多地方政府机器人产业规模目标为千亿元,这是不现实的。现实是,在地方政府财政扶持下,一批通过拼装国外零部件贴牌成自主研发生产产品骗取补贴的企业诞生,虽然在不足千亿的规模面前这与汽车行业严重程度没那么大,但对产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很恶劣,这种拼装的产品质量肯定好不了,应用后几个月问题就来了。最关键的是,这给外界造成国产就是不行的恶劣印象,一旦形成这种印象,对整个国内行业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而且这种垃圾企业骗取补贴,造成竞争环境恶化,劣币驱逐良币,好企业反而被挤压了生存空间。值得关注的是,在地方补贴里居然存在进口产品的“超国民待遇”,规定进口产品的补贴比国内产品还要高,不仅鼓励用进口产品,还有的园区建设鼓励国外厂商入驻,包括给好政策,比如更多补贴更多优惠等。另外一个倾向是,很多国产化装备国内企业不喜欢用,大家用国产装备可靠性差来解释,但其并未用过而是听说的而已,虽然国产装备质量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但关键是装备需要通过现场使用反复验证然后再反过来得到不断改进的,发那科的二维减速器刚开始也是问题不断,但人家与主机厂通过不断应用反过来改进产品,改进好了反过来促进整机的提升。或许新松AGV小车蜕变成企业拳头产品的过程,可以给被外媒批评为“机器小人”的中国人更多思考。从中科院转制出来的企业新松,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华晨金杯一个项目最初拟采购美国的AGV小车,但中途搁浅没了卖家,这个项目面临装备上不了的尴尬,其四处打探,了解到中科院研制出一款AGV小车,还处于实验室样品阶段,在其请求下,这款AGV小车正式应用,起初问题不断,中科院就把五六个机器人实验室研发人员派到车间,一住就是两三个月,后来就在改进下越用越好,乃至新松成立后便成为公司拳头产品,如今这款产品出口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通用、福特都用这个产品。

行业标准亟需构建

有一组数据对比,发那科说自己的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是8万小时,国内企业一听没底气了,因为国内企业自己单台一直运行无故障时间仅达到5000小时,下一步目标是8000小时……乍一听似乎差距太大,但是实际上平均无故障检测要求与标准是不统一的,标准不一样,造成结果差距如此之大。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原来没有自己的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都是参考国际标准来规范企业,甚至有不少标准缺失。而且中国原来都是国家标准为主,行业和企业标准为辅,现在国家标准化工作改革,会要向国际接轨,国际上70-80%都是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很少。

去年我们推动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成立,目的是充分凝聚我国相关政产学研用各方面力量,建立和完善机器人标准体系,支撑我国机器人领域产业、应用和服务等各方面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推进我国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的进程。总体组由56个成员单位组成,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松公司总裁曲道奎博士任总体组组长。

另外发改委会同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国家认监委等四部委共同推进,我们联盟参与的,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去年在上海成立,该中心目前已经启动了,除了国标在立项,我们联盟12个标准今年会出台,检测能力也在建设中,会在2017年全面建成,部分检测能力今年就会实现。

目前机器人行业标准不会是强制性的,但随着产业发展以及标准规范,尤其是未来服务机器人,涉及到安全性,将类似于家电、3C以及特种设备等,会成为一种强制性标准。另外现在机器人认证权威部门缺失,造成行业良莠不齐、骗补企业劣币驱逐良币,如果有第三方认证权威机构进行认证,那么骗补贴的企业没有通过认证,则对行业健康发展是一种保护。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可以担负起这个职责。机器人产业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不是一时砸钱就可以发展起来的,国家政府应该确定好位置,不可过多干涉企业决策权,不应该出台那么多产业政策,应该规范行业基础性工作,比如完善技术法规、知识产权体系,以及基础研究的创新联盟、技术创新中心的搭建等等。

(管理员)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大国机器人的“救赎”
  • 2016,还会”用工荒“吗?
  • 奔驰为何反用人类取代机器人?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