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作为较真儿的理性派,我们必须问以下这几个问题: 因为啥放缓? 在2015年12月举行的中国客车国际营销发展座谈会上,客车和零部件企业发言的第一句话往往都是:“2015年,我们海外市场不算太好……” 目前,海外客车市场已经形成欧系、日韩系、中系与区域品牌竞争的格局。按照各地区汽车技术准入标准、认证体系以及区域内主流产品的需求层次等指标,中系 客车主要集中二类及以下市场区域。执行欧四以上标准的亚太、中东和中南非是中国客车出口主要方向。而欧六排放标准、可靠性和精细化水平要求比较高的欧洲、 北美、日韩这一类市场和南亚出口销量较少。 考虑海外客车市场下滑原因,与会嘉宾谈了不少,其中:全球经济形势还在缓慢复苏阶段,人民币汇率波动、经济格局的变化,作为中国客车目标市场和新兴市场 的购买力不足、需求减少,肯定是主要原因。再者,因为产能限制,国内企业主要精力集中在新能源客车上,对于海外市场的发展多少也有些影响。 另外,中南美、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当地虽然没有整车制造能力,但有客车改装企业,并有地方保护政策,这也增加了中国客车进军海外市场的难度。 定位是不是有问题 谈到中国客车出口这一话题,有业内专家一方面对未来发展表示乐观,认为中国客车出口下滑应该是暂时的。同时,该专家也直言不讳地谈到了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她表示,中国客车产品往往是附加值低、利润低,而且存在同质化恶性竞争。最大的问题就在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上。 在海外市场,人们往往认为中国客车“价格便宜,质量不高”。“我不建议中国客车采用价格战的方式。原本定价就不高的客车,最后不但降价还送保修。这样的生意谁赔得起?低价竞争,技术含量能高吗?质量能好吗?”这位专家以反问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不做一个好的产品呢?拥有自己的核心产品平台、核心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她以艾里逊变速器为例,艾里逊高端自动变速器产品占据全球大份额卡车、工程车、客车等商用车市场。“为什么别人不做?因为艾里逊以技术和质量抬高了门槛。” 21世纪什么最缺?人才啊! 缺乏拓展海外市场的国际型人才,是各家客车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上述专家认为:“所谓国际型人才不见得是海归,他首先应该是懂国内客车行业,然后再补足海外经历、具有海外视野的人。” 因为缺乏国际型人才,中国客车企业对于当地项目的了解往往依靠代理商,自己掌握的信息很少而且滞后。这就造成了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个别洋买办拿着一份意向书就能吃遍大江南北,可以“好吃、好喝、好玩、好拿,最后拍屁股走人”。而且由于沟通不畅,没有合适人才,也难以让国内保姆式的售后服务体系复制到海外市场 据这位专家了解到的情况,客车企业派驻海外的人员,大部分还是公关型销售——有可能英文很好,但是不懂技术,无法满足客户相关需求。当遇到技术问题时,客车企业只能向海外服务网络健全的零部件企业求助,借助零部件企业技术人员帮忙与当地客户进行沟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增大了零部件企业的售后压力,其实很多都不是零部件的问题也要对方来解决,这是不正常的。”她说。 她建议,国内客车企业培养更为全面的海外营销服务团队,尤其更要重视售后服务。这既是树立品牌、维护商业信誉,也是因为:“售后服务是赚钱的,能够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利润。” 机遇有木有 说了不少问题,可是看看2015年的阴霾下:宇通拿下委内瑞拉3.6亿美元的大单、厦门金龙和海格客车都有1000多辆客车交付沙特、厦门金旅欧六客车出口以色列、中通客车出口非洲已达2万辆、比亚迪海外遍地开花、亚星客车进入澳大利亚和日本市场……如此多的海外市场新纪录,难道还不能令人振奋? 各部门请注意,下面是客车企业“表态时间”: 宇通客车曹帅表示:“海外市场行情严峻,我们应该做好过冬的准备。但是机遇也还是有的,宇通将和客车同行一道,让中国客车在世界上走得更远。” 厦门金龙祝若男认为,在海外,新能源客车也是未来发展趋势,就看哪家能够抢占先机。 厦门金旅王智明提出:“市场环境不好,可以放下脚步练练内功,通过梳理转向、正向开发积累之后,再去开拓新的市场。” 海格客车侯鹏飞说:“压力每年都会有,不管2016年海外市场好不好,该继续做的还是要做。海外市场中高端需求还蛮大的,转型升级还有发展。” 中通客车田路奇透露,2015中通客车海外销量基本持平,2016年海外营销各区域将进行调整,平衡发展。 安源客车冯萍认为,应该把中国客车打造成像中国高铁一样的“中国制造”名片,在《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下,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怎么玩转CKD与SKD 说到“中国制造”,现在,中国客车海外市场之路已经走过了CBU(整车输出),进入了CBU和CKD(全散件组装)、SKD(半散件组装)多种形式的高一级阶段。就在2015年,宇通委内瑞拉工厂投入运行、比亚迪和英国最大的客车生产商联姻、中通客车将在印度设厂,这些新闻再次加深了这种“中国制造”技术输出印象。 以往都是外资到中国来创办合资企业,这回轮到中国人成了“外来的和尚”,远赴海外设厂,是个什么情形?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海外销售公司薛高高介绍:百路佳代表恒天管理一家东欧客车企业,对于如何保证当地工厂终端质量、发展业务,公司很费脑筋。 曹帅建议:“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品控机制非常必要,失去成本控制就失去了海外设厂的意义。在此之前,要考察、选择好当地合作伙伴。”祝若男也认同这一点:“要选择有长期打算的合作方。产品质量方面,经过工程师指导和人员培训,可以形成标准化流程。”田路奇介绍了中通客车海外设厂的情况,他认为,外资在中国工厂的管理模式可以学习借鉴,“我们看看国内汽车,不也很多是KD组装吗?”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