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实体经济处于缓慢复苏周期。我国正在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及制造强国战略,部分龙头制造企业紧抓发展机遇,海外布局由输出产品本身逐渐向输出产能、品牌及生产方式转变,将“走出去”视为智能制造以外提升国内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产业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要补充。 仅在2015年8月,就有北汽在硅谷成立新能源研发中心,以及上汽斥巨资在印尼兴建整车工厂和零部件园区。针对于此,围绕我国制造企业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简要分析如下: 一、制造企业通过“走出去”提升自身竞争优势 1、转移国内部分过剩产能,扩大市场和品牌影响力 制造企业自动化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使得国内市场逐渐趋于饱和,将部分过剩产能转移到国外有利于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一是通过海外直接投资设厂,将国内市场潜力衰退但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生产线输出到国外释放产能,国内则集中生产具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促进国内制造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二是充分利用当地的优惠政策,改变原产地身份,绕开贸易壁垒,顺利进入目标市场。三是通过收购国外知名品牌,向国内外消费者证明企业发展实力,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利用逆向技术外溢效应,提升国内企业技术水平 国内制造企业投资布局海外市场,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逆向技术外溢,带动国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一是国内企业通过在发达国家并购企业、跨国公司的研发部门,或与当地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或直接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将能够充分利用国外技术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研发成果,将先进技术反馈至国内母公司。二是这部分技术将通过市场竞争、模仿等途径外溢至国内相同和相关产业,提高国内整体技术水平,从而切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3、提供便利创新要素条件,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海外推广布局,将为国内制造企业提升创新能力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一是国内制造企业“走出去”需要建立适应跨国经营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这将有利于国内企业建立跨国学习机制,通过“干中学”,提升资源整合能力。二是国内制造企业海外推广布局,将吸纳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建立更加开放的企业文化,激发创新活力。 二、制造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 1、组织文化冲突时有发生 制造企业“走出去”容易被东道国固有的意识形态、价值观、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所制约,在海外并购中,面临诸如企业文化、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将削弱企业的所有权优势。同时,制造企业海外投资审核也更为苛刻,如奥巴马政府以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三一集团在美投资风电场。 2、涉外专利风险持续增加 国内制造企业缺乏相应专利保护,在海外投资设厂、并购等之时,往往因为遭受东道国地方法院专利诉讼,而支付了大量的诉讼代理成本,有些甚至黯然而归。在海外有一些机构,如专利流氓,专门利用我国企业的专利短板,频频发起攻击牟利,使我国“走出去”的制造企业饱受知识产权诉讼的痛楚。 3、服务体系建立步伐缓慢 目前,国内金融体系还不健全,资本市场的发展还远不能适应海外投资的需要,缺乏行之有效的境外投资保障机制,特别是很难享受国家财政扶持的中小型民营制造企业。国内的境外投资服务机构相对缺乏,服务水平较低,服务内容也不够丰富,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三、政策与建议 1、加强投资引导,加快企业海外推广 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完善海外投资指导政策,引导企业灵活运用绿地投资、资本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在发达国家进行技术研发投资,近距离学习、积累和提升自身核心技术创新能力。鼓励国内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探索“组团出海”或“合作出海”方式,提升产业链上各企业整体海外拓展能力。 2、重视人才培养,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海外重大工程和骨干企业为依托,建立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完善高端人才引进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组织,鼓励实力强、资本雄厚的大型骨干制造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国际申请注册。 3、依托产业联盟,健全投资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相关产业联盟优势,加强对国际经济动态、各国产业变化趋势、市场、技术、法律体系等跟踪研究,为国内企业提供跨国投资信息咨询服务。整合政府、银行、基金公司等多方资源,探索建立海外投资发展基金,提供融资担保等服务、支持和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完善海外投资金融服务体系。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