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汽车业进入了低速运行期,销量增幅回落,市场压力逐渐增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今年7月乘用车销量环比连续4个月下降,同比继上月后再次下降,且降幅超预期。与上月相比,乘用车四大品类车型的销量均呈较快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SUV销量保持增长,其他车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轿车降幅最为明显。 继1~6月车企半年考纷纷不及格后,7月最新出炉的产销数据,似乎又在寒冬中泼了一盆冷水。市场动荡不休,车企、经销商深陷其中,饱受颠沛。然而,车市本身就如同弹簧一样,没有压力,就无法反弹回落。在上半年起伏剧变的汽车市场中,仍然不乏诸多亮点,这些不容忽视的光芒,让汽车产业在疲惫中感到些许兴奋。 ■自主车企抓住市场热点两极分化态势已形成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人们提起自主品牌,恐怕不自觉地联想起的词都是“廉价”、“低端”,似乎只有买上进口的或者合资品牌的车才显得有面子。然而今年自主品牌却着实杀了一个回马枪,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人们对于自主品牌的固有认知。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67.88万辆,同比增长13.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17%,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3.6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的突出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在SUV车型上的热销。在7月的畅销SUV车型中,自主品牌就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SUV的热销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自主品牌车企对于市场消费需求的把握越来越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的确,自主品牌充分把握住了消费者的需求,尤其是在三四级市场,及时调整自身的定位,生产出排量低、油耗小、舒适宽敞、性价比高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SUV、MPV两大细分市场依然是自主品牌发展的重要支点,但其发展的不平衡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长短腿”,因此自主品牌也开始面临结构上的调整。企业在产品上首当其冲,如奇瑞、上汽、长安这样的车企已经率先建立了产品的正向研发体系,拿出了更具竞争力的车型。 市场放缓,有实力的车企调整对策,使得自主品牌车企在乘用车市场的表现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长安、长城这样趋于成熟的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势如破竹、越走越好,但一些边缘车企就已经纷纷面临倒闭,如青年莲花。在微车领域,也有一些企业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像广汽吉奥、海马郑州、陕汽通家等都已到如履薄冰的地步。结构调整就像是大换血,有活力的企业会持续增长,而衰落的企业毕竟如同坏死细胞一般逐步消亡,这符合市场规律,对提升产业集中度起到了促进作用。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