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有世界工厂之称,外界一直认为制造业是中国的财富来源。但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盈利水平便微薄至极,上述观点又如何站得住脚? 事实上,在每台iPhone或者iPad的生产制造中,中国能分得的利润大概只有10美元。这如何能让人相信,是制造业帮助中国积累了如此巨大的利润? 误导性领先指标: 在iPhone或iPad的生产中,究竟每个参与其中的国家应该从最终售价中分得多少利润,分析师们的观点不一。但至少有一点大家达成了共识,那就是最大的利润属于美国,而非中国。知识产权以及市场营销,是iPhone的最大价值所在。 尽管中国被认为是iPhone的原产国,但考虑了上述因素之后,中国就只能分得一小块蛋糕。分析师们估算认为,中国只能从每台iPhone或iPad中分得10美元利润,收入形式是直接支付给富士康公司或其他分包商的费用。 中国的制造业主要由外商投资企业(通常是外国公司和中国本土企业的合资企业)主导。本世纪前10年中,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机械工业品出口份额,从35%增长到79%。电脑设备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份额从74%上升到92%。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开始允许外商独资企业(WOFEs)来华经营,而这基本上就将国内企业淘汰出局。 与此同时,长期把持中国经济的国有企业,仍然效率低下、亏损严重且极度依赖政府补贴贷款度日。 Talkmarkets记者试图在历史图景下观察无利可图的中国制造业: 中国的制造业,或许是复制了昔日大英帝国的系统,但却又对这套系统缺乏充分理解。正如泰勒AJP(AJP Taylor)早在1965年指出的,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期间,英国的制成品直接出口账户中,仅表现为对食品和原材料进口的顺差,其余贸易几乎皆为逆差。
贸易赤字大多由航运服务、银行和贸易融资、保险和海外投资分红收益组成。换句话说,伦敦一直都是大英帝国的利润中心。是这些活动创造了大英帝国全盛时期的巨额经常账户盈余。而出口制造业,只是赔本赚吆喝。 不幸的是,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真正能赚钱的行业。中国利用近乎于免费的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竞争者,而其所主导的领域却是大英帝国眼中利润最低的行业。中国现在所面临的,只剩下亏本。 事实上,一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经济都只是赔本赚吆喝。现代贸易帝国利润来源的重头戏,主要是航运、保险、银行和贸易融资等。而中国则没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全球利润中心。 美国商品和服务业的贸易逆差每月高达400亿美元(每年约为5000亿美元):6月份出口1886亿美元,进口2324亿美元。 如前所述,用实物商品和大宗商品交换纸币,不仅有利于那些能用毫不值钱的货币进行交易的国家,对于正在发行世界储备货币的国家而言,这也是笔好交易。 我想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凭空创造货币和“出口”这些货币,比实际从事开采、提取和制造要容易得多。用变魔法般造出的货币交换真实货物,是“过度特权”的核心所在,而这则归于全球储备货币(美元)的发行者。 换句话说,美国不需要贸易顺差,就可以掠取全球财富。它所要做的只是发行无风险资产(国债和美元)而已。它们能有效地帮美国将全球财富吸入囊中。 美国若想糟蹋这一掠取财富的途径,唯一方法是任由这些无风险资产的风险高上天。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7万亿美元,而净私人财富高达84万亿美元,每年发行5000亿美元“无风险资产”换取有形货物和大宗商品,是不会威胁到整座大厦的。 而人民币则不是如此。人民币刚踏上贬值的漫长道路,便已搅乱全球市场。由于中国的进口原材料成本会因人民币贬值而提高,中国国内生产商的利润空间也受到挤压。 中国能积累如此多利润,主要因为人民币和美元挂钩,以及大规模的债务扩张。中国的债务规模,已从2008年的9万亿美元增长到今天的28万亿美元。 影子银行热潮将中国推到了债务可持续的边缘。借贷已占到中国GDP的280%。信贷质量不断恶化,已对中国拉响了警报。 无论是贸易收益还是债务收益,二者都已经达到了边际效益递减的水平。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内空的痛苦已经显而易见。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