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并购整合,愈发值得关注。不仅是因为巨大的交易金额,更重要的是在“吸收重组”与“剥离出售”一系列动作之后,零部件企业所在的细分行业竞争格局也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未来几年,国际综合性的零部件企业集团数量或将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在每个细分零部件领域逐渐诞生的仅少数行业巨头。 有买有卖战略性补强 通过并购重组形成产业巨头是很多国际零部件企业的选择。 5月15日,德国采埃孚完成对美国天合的收购。这场价值135亿美元并购造就了仅次于德国博世的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而为完成这次交易,采埃孚将旗下合资公司采埃孚转向机公司50%股权转让给博世,天合则先后将旗下发动机气门业务、悬挂业务卖给辉门和日本THK。由此,也强化了博世、辉门、THK 在各自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一个零部件巨头出现在半导体行业。3月初,恩智浦和飞思卡尔两大芯片巨头宣布合并,新公司市值超过400亿美元,将着眼于成为全球汽车半导体解决方案和微处理器MCU领域的领跑者,为避免反垄断调查,恩智浦选择出售自家高性能RF产品部门。 强化领导地位开拓全球市场 为保持领先地位,国际零部件企业一直密切关注整个产业链上的每个节点。 前不久,大陆完成对芬兰伊莱比特旗下汽车业务的收购,目的在于加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软件业务。过去几年,大陆将自动驾驶技术作为集团重点研发方向,并已先后与美国IBM及思科公司达成合作,这次收购则是对研发力量的再一次补充。 随着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逐渐饱和,欧、美、日零部件企业选择大力开发海外新兴市场。今年1月,美国李尔公司完成对美国鹰革沃特华的收购,增强了在汽车座椅方面的产能和设计能力。为将汽车座椅业务拓展至全球,李尔正处于并购扩张阶段,收购鹰革沃特华是其海外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加强产品互补剑指新技术 集中资源做优势产业,这是国际零部件企业并购重组所把握的关键之一。2月19日,德尔福以约7.27亿美元的价格向马勒出售旗下热交换系统事业部,由此获得的收益将用来发展涉及安全、绿色、互联的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而对马勒来说,购入的热交换系统事业部将增强其在热交换系统的市场地位。 相比而言,产品、市场、技术互补的并购重组更有利于双方共赢。2月5日,麦格纳宣布收购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PLDS)位于德国的平视显示器和电子元器件业务单位,及其位于台湾的超声波传感器业务。这加强了麦格纳在欧洲的电子工程研发制造能力,进一步实现发展电子产品组合及将多种车联技术推向市场的目标。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