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直至智慧工厂、智慧生产及交易,新型工业化的升级浪潮正在颠覆传统制造方式。日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4》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发布。《报告》主编李廉水教授等,介绍了中国制造业十大强省、十大强市、最应受到尊敬的制造业上市企业等备受社会关注的制造业热点问题,并以国际视野比较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业自主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从2006年开始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FDI占中国实际利用FDI的比重下降,2012年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FDI总额也开始下降。 在此期间,德国、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先后提出“工业4.0”“再工业化”等发展战略,力图夺回和保持制造业的制高点,“唱衰”中国制造业的声音也不断出现。 专家表示,这种下降其实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制造业深度调整阶段的特征体现。非但不会影响中国制造业发展,反而预示着中国制造业越来越依靠国内资本,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数据表明,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增长趋势。以2014年为例,全球外商投资由2013年的1.26万亿美元下降了8%,仅为1.16万亿美元,创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然而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近年来却一直平稳增长,2014年为1195.6亿美元,同比上涨了1.68%,超过美国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目的国。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62.4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4%。由此可见,中国制造业实际利用FDI下降,不是说中国制造业衰落了,而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制造业深度调整阶段的特征体现。同期,外商资本金(不含港澳台资本金)占制造业实收资本的比重从2007年22.47%持续下降到2012年的15.97%,预示着中国制造业越来越依靠国内资本,由外资拉动的程度逐渐减弱,制造业自主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制造业现状1.0—3.0并存 今年五月,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无疑为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描绘了一张蓝图。特别是着眼解决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指引未来10年乃至30年制造业发展的20字基本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以人为本”。 专家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后期,制造业创造了GDP总量的1/3,贡献出口总额的90%,是中国高速成长的动力引擎,未来几十年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立国之本。 新闻发布会上,专家们还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国的制造业国家战略进行了国际比较。德国的工业4.0的概念,最初是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提出,2013年被确立为国家战略,并制定了技术路线图。其核心是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通过构建信息物理网络系统,把人、机器、能源、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目的是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型转变。 “中国制造2025”则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因此,面对相同的国际形势,两者均强调产业的智能化、网络化与节能化的新型制造模式。 由于两国的制造业基础不同,德国是在工业3.0的基础上向工业4.0迈进,而中国的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从1.0到3.0并存。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也可充分借鉴德国工业4.0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破局:包括利用开放的市场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虚拟+实体的融合消化过剩产能,借助终身学习与培训制度提升员工技能,构建员工、用户协同工作方式提高生产的积极性,强化信息与数据的安全管理来保护知识产权等。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发国际贸易摩擦增长 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明确表示制造业要占领国际市场,让95%的消费者能购买美国产品,并对传统制造实施“召回”以及对本土制造业企业给予政策优惠。为扩大出口,美国先后出台“出口倍增计划”、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这一系列举措使中国中低端制造业的出口压力增大。 专家表示,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机械、纺织和皮革、金属矿物制品等,多为中低端制造业。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攀上“微笑曲线”的中高端,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在逐步升级价值链。这无可避免地要冲击原有的国际分工体系,加之各国加大了对本国产品的保护,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欧美国家频频发动对“中国制造”的贸易摩擦。 以2012年为例,中国共遭遇21国发起的77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77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369%。 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国,连续10年,中国成为美国337调查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近些年,欧盟也加大了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反救济措施,其中以2013年中欧光伏争端的影响最为重大。 对此,专家建议中国须积极利用多边机制推动贸易自由化、限制贸易保护、改善贸易环境。与此同时,有必要使用“镜像策略”,在损失对等与被动发动的原则下,进行合理的反制。 同时,专家也建议企业利用好智能制造这一历史性机遇的同时,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