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压共轨系统上,我国已经建立起自主研发能力与研发人才队伍,但是,制造工艺这一产业发展瓶颈急需突破。”5月12日,无锡油泵油嘴研究所(简称无锡泵所)所长朱剑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我国自主生产高压共轨企业有新风、龙口、北油、南岳、无锡油泵所、威孚等。虽然一些企业都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也承担了国家产业课题并取得了部分成就,但仍然没有产品能够大批量投入市场。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博世。据统计,博世在我国高压共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在75%以上。这足以说明我国自主企业在该领域上与外资巨头的差距。
■自主高压共轨企业需迈过两道槛 差距主要体现在两道槛。这两道槛也是自主高压共轨企业亟需突破的。 第一,要加深对研发理念、方法、思路与方式的理解。“谈起产品设计,许多自主品牌企业,自认为能够做出国际先进产品,实际上并非如此。”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玲湘说,中国汽车工业在许多核心技术上都采取拿来主义,消化不够,造成产品在最初设计阶段就与国际先进技术有很大偏差。“共轨系统零部件国际供应商都是采用最先进的设计软件、流程与计算方法整体设计,这也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朱剑明说,国内许多企业仍然采取原来油泵油嘴的设计方法,整个共轨系统的设计方法、理念与国外差别很大。 第二,电控共轨技术是柴油发动机最核心的技术。电控共轨系统由高压油泵、共轨管、喷油器和电控单元组成,是柴油机中加工难度最大、精度要求最高的系统,对制造工艺要求也非常高。“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自主共轨企业亟需突破的瓶颈。”在谈到制造工艺时,朱剑明这样说。近几年,国内几家企业虽然掌握了电控共轨系统的制造技术,但关键设备仍靠进口。国外技术封锁、设备垄断和技术转让费用昂贵,制约国内电控共轨技术发展。对此,欧阳玲湘也十分认同。“由于制造装备远远落后于国外,自主共轨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在产品可靠性、稳定性和精度等方面都无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即使购买了进口设备,自主企业仍做不出达到国际水平的共轨系统。 ■制造装备正在突破 让人欣慰的是,自主企业已经对制造工艺有所认识,并在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及应用上立项研究,取到了部分成绩。 2014年8月30日,由无锡泵所牵头承担的“电控共轨柴油喷射系统制造技术与关键装备的研发及应用”国家04课题顺利通过了工信部验收。据朱剑明介绍,该课题突破了精密零件的多轴复合加工、精密小孔加工、超高压力清洗以及装配和测试等关键技术难关,解决了机床的结构、控制系统、测量系统和工具系统等问题,形成自主的知识产权和电控共轨零件的加工方案。“无锡泵所对所有的共轨系统所有的制造设备都进行了研究,开发出共轨系统加工装备,而且精度达到了国外机床水平。”朱剑明表示,开发的加工制造装备并不是简单的机床而是包含了自主的工艺。 无锡泵所还需要经过第二轮的努力突破三项指标才能替代国外的加工装备,包括可靠性指标、精度保持性、装备效率。”朱剑明表示。如果突破这三项指标,国产的加工装备就能替代进口设备,这将大大推动我国自主共轨系统的发展,并大大提高自主共轨系统的竞争力。“预计2016年,我们将达到这三项指标。”朱剑明高兴地说。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