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汽车的轻量化”,就是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实验证明,汽车质量降低一半,燃料消耗也会降低将近一半。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联手德国亚琛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第一季度电动汽车指数称,轻量化材料的设计理念是电动汽车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力。 轻量化是大势所趋 根据中国乘用车样本调查,乘用车重量降低10%,油耗降低7.5%~9%;电动汽车车重降低10%,续航里程增加5.5%。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资深材料工程师李军也介绍称,在新能源汽车上使用轻量化技术,车身减重10%,电耗将下降5.5%。 传统意义上来看,很多人认为,汽车轻了就意味着“车皮薄”,安全性降低,很多国人钟情于德系车的主要原因就是“德国车厚重”,有些消费者买车,喜欢打开车门或后备箱,然后用力关上,砰的一声闷响,就认为“这是好车”。 然而,轻量化一旦应用于高端车型上,就成了高科技的代名词,一些豪车品牌已经在汽车制造上应用了轻量化技术,例如,某车型采用全铝车身,减重700公斤,某车型又用某种手段,减重几百公斤,似乎也没人说不好,反而会觉得车身轻了可以降低油耗是好事。 车身部件按照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两种:车身覆盖件和结构件。 所谓覆盖件就是覆盖在车身表面的部件,基本上从车外看到的部分都属于覆盖件,如车门、车顶、翼子板等等,通常起到美观和遮风挡雨的作用,一般都用厚度不超过1毫米的钢板冲压而成。平时所说的某辆车钢板的薄厚就是指这些部位。实际上这些部位对于车身强度的影响很有限,所以不能从车身覆盖件的薄厚来判断一辆车的碰撞安全性了。 有专家表示,今后的车用材料正由金属向塑料方向转化,可以预料,塑料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开发并使用全塑汽车已不是梦想,一个塑化的汽车工业时代即将到来。对于小型电动车来说,小型轻金属立体框架车身结构加非金属材料覆盖件的组合,将是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据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智文介绍,自主品牌在传统车基础上开发的电动汽车,比国外大概增加了20%的重量水平,奥迪只是增加了10%,10%之内是属于较高水平的电动车的轻量化的开发。20到30%是低水平,我们国家可能大部分或是平均水平还处在相对比较低的水平。 成本阻碍轻量化发展 在高端品牌那里,“轻量化”一词意味着豪华,比如昂贵的碳纤维材质、全铝合金材质的使用等等。因为大部分消费者对于“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往往都抱有“敬畏”的态度。 然而在中低端品牌那里,有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削薄车身材料,减少不是很必要或者不容易被发现的配置,导致的车身自重轻,引发消费者的疑虑。因此,一些中低端品牌标榜“轻量化”技术时,就会会被骂减配。 传统汽车不那么追捧轻量化主要原因就是成本问题,汽油车每增加一公里续航里程,只需要加大油箱容积,其成本也就是在在油箱上增加一点铁皮或者一圈塑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通过轻量化来实现,则要付出不成比例的成本,一台为了轻量化的汽车,成本可能增加了10万元。 对主机厂来说,如果现在投入轻量化的生产技术,门槛是很高的,毕竟轻量化是一个比较新的生产方式,包括从生产到组装、焊装、涂装等很多方面很多的技术都要改变。 电池问题是关键 与传统车相比,电动车的轻量化更为重要,因为电动车除了减轻车身重量外,还有在一定续航里程下的电池可以减轻重量,而电池正是电动车里最昂贵的成本部分,因此,使用替代钢板的新材料和新技术所增加的成本,需要用大幅度地减少电池的用量来平衡。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合伙人沃尔夫冈?伯恩哈特指出,“近几年,德国的汽车制造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电动汽车研发,在技术层面上达到很高的水平,这使他们有能力在高端车型中进行电动汽车的大批量生产,但是他们仍然受到电池成本和重量问题的困扰。” 业内专家指出,除了要长远规划之外,汽车企业眼下的当务之急是研发出更成熟、经济的关键技术。轻量化材料的设计理念是电动汽车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力,大幅减轻车体的重量才能抵消电池增加的重量。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