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谨慎观点也逐渐被提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胡可一此前表示,提升船舶企业智能化制造能力,还必须结合船舶市场的形势。在2015年之后的这10年,船舶行业会经历一个前期平缓下行到后期持续爬升的复合过程,而当前面临的市场还是很低迷,造船企业的整体效益不高,能够平稳渡艰是船企首要的期盼。 “用智能化的手段来改造,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为此进行大量投入。在当前船企普遍还未走出困境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有难度的。”媒体介绍他此次的观点为,中国毕竟还有一个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造船业又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市场没有明显改观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优势和管理上的优化可能比智能化带来的优势更加明显。 智能发展建立在差异化基础上 事实上,在新鲜的概念之下,关于“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在制造业领域已成共识,但对于如何做好智能化发展,才更是当前的争论焦点。“智能制造 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行业自身特点加以分析。”一种审慎的观点正在争论中逐渐占据上风。 “中国制造业要实现由大到强,一定要实现专业化分工。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接着谈电气化、智能化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所长、总工程师金东寒早已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无独有偶,胡可一也曾表示,船舶工业有着鲜明的特点,属于离散型制造业,而非大规模采用流水线或者模块化组装生产方式。这样的特点就决定了造船不能像生产汽车,在流水线上大批量生产一种车型,大量采用机器人、机械手等大型自动化设备。因此,实施大规模智能化的难度比其他行业更大。与其他一些新兴产业相比,“互联网+”的推动作用可能短期不会特别明显。 那么,船舶制造业的“互联网+”机遇在哪里?他认为,着力改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伪应用”局面应当成为突破口。在他看来,船舶工业的互联网应用目前仍集中于数字造船、船企的计划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而增值服务领域尚未取得较大突破。 此外,有专家认为,船舶智能化发展首先需要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其次,船舶智能化发展关键在于分析、决策、以及成长,即能在大量信息中,将相关的数据融会贯通,然后进行综合的评估与分析。而后者需要船舶具备高水准的数据分析系统,要有最合适的决策并进行船上系统的操作以管理推进、导航及其他系统,随着收集数据量的增加,系统功能要随之增强。 此外,政策红利也逐步到位。此前有消息称关系到“白名单”船企的《金融业支持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已获国务院通过,近期将有望出台。意见将从符合规范的标准船舶企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卖方信贷、拓宽融资业务、保险水平规模及保险费用、鼓励社会资本、扶持海工业务等六个方面支持船舶工业。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