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而非减政 在无为中有为 “坚持市场主导、改革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中小企业配套推进,务求重点突破,取得实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通过不懈努力奋斗,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这段表述所传达出的信息令人振奋。 一直以来,“多头管理”、“九龙治水”是中国汽车产业管理的痼疾。“遇到问题互相推诿,遇到利益互相争抢,严重影响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管理效率。”汽车界的一位资深人士坦言,汽车行业缺乏总体战略和通盘考虑,缺少统一的目标和明确的方向,导致法规、标准时有重叠,甚至互相矛盾,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以汽车产品认证为例,公告认证有49项检测,3C认证有47项检测,其中有44项基本一样。 近段时间以来,汽车行业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通过在流通环节实施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汽车业迈出了简政放权的步伐,市场的垄断格局正在逐步打破。 “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决策层“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触及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核心所在。正如某资深人士所言:“在建设汽车强国的道路上,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与此同时,简政放权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政府在许多方面大有可为。比如顶层设计、引导方向等。 “应旗帜鲜明地把建设汽车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明确以汽车产业为战略突破口,带动制造业全面提升;以研发和掌握世界先进的核心技术,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汽车为核心目标,全力培育本土汽车企业,掌控产业布局、结构调整及市场控制权。”业内知名人士徐秉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近年来,“中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亟需国家战略支撑”的呼声日益高涨,几次都只差临门一脚。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所言,“中国现在需要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并且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这个国家战略怎么体现,这就需要一个新的产业政策,提供战略指导。”借着“中国制造2025”大幕开启的东风,或者这一次,多年夙愿终得偿。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