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促进会在3月2日公布的一份关于缩小政策落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提案中称,北京和天津具有独特的行政资源,兼得国家扶持政策优势,而河北作为承载区,服务多于合作。同时,京津冀区域内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足,三地享受国家不同产业政策而产生较大落差,严重制约了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三地发展不平衡加剧的趋势一直未根本扭转。 提案指出,如不尽早补齐短板,三地协同将受到掣肘,也将导致京津都市臃肿、生态恶化进一步加剧。 其实京津冀的协同合作在19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国家开始实施国土整治战略,将京津冀作为一个试点,以期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实现区域分工协作、优化产业和人口布局、区域协调发展。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被提升到国家层面。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当年2月26日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随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晖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最初京津冀合作的模式基本是“北京管研发,天津管制造,河北管加工”。北京和天津拥有政策优势,从河北吸收了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很多资源,但缺少对河北的反哺。河北与京津的差距日渐加大。 此次民进的提案也提到,北京、天津都建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享受国家对科技创新领域先行先试的各项优惠政策,聚集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相形之下,河北在此又是空白区。 为此,提案建议借鉴京津科技创新优惠政策,支持河北建立国家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 王晖指出,对于一些优惠政策,由于河北省自身面临的产业升级和治理环境为的压力,其地方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很多政策在执行中都是打折扣的。他担心,即使有政策,河北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落实。 这份提案也指出了这一问题。目前京津冀区域内环境保护、生态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但由于河北地方财力不足,难以更大力度投入生态建设,河北的生态涵养地区面临较大困难。同时,河北省生态建设的扶持力度跟北京、天津的扶持力度相比差距也较大。 提案还指出承担保卫京津大气、水域环境的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多年来主体功能定位为农产品主产区,其中不少县市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区域内规划保护林地仅为12%,水资源、森林资源不足,绿化投入机制不健全。 对此,提案建议借鉴退耕还林、国家大江大湖治理等政策,支持京津保生态过渡带和河北生态涵养地区建设,对其加强功能定位调整和土地政策支持。 民进中央的这份提案最后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加强政策统筹,在河北相应区域、领域内实施京津对应的政策,逐步缩小三地政策落差,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王晖对此也认同,他说:“如果只是把京津冀这三家硬拉倒一起,这已经弄了很多年了,坦率地说效果不太好。”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