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中资企业因墨西哥高铁项目“无限期搁置”而暂时受挫,但东方不亮西方亮,高铁受挫核电补。相比已成气候的高铁“出海”,后起之秀的核电引人关注。日前,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其中,阿根廷四号核电站需要投资58亿美元,五号核电站需要投资70亿美元,共计128亿美元。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 出口前景看好 与核电相比,高铁“出海”最大障碍在于,它投资浩大,但作为公益项目很难会有什么回报,只要不亏就算万幸了。从中国情况看,尽管高铁上座率不错,但仅三四条高铁线路能保本盈利,其余均处于不同程度亏损状态。高铁的高投资与低回报的公益特性,决定了任何国家上高铁项目必反复权衡,慎之又慎,墨西哥高铁的投标结果被撤销与“无限期搁置”也就不足为怪。美国社会各界对地广人稀的美国一旦上了高铁项目,将来是否有足够的客流量来确保收回巨资持怀疑态度,这是美国加州高铁项目久拖不决的重要原因。所以高铁作为一个“小众”高端市场,能“消费”得起高铁的国家廖廖无几,高铁国际市场并不大,我们不能对此抱不切实际的过高希望。 对比之下,无论是大国小国,还是穷国富国,或许可以没有高铁,但绝不能没有电力。所以小国穷国尽管不需要或用不起高铁,但却可能签下核电大单。例如2009年底,韩国拿下承建阿联酋的四座核反应堆大订单。该合同价值约为200亿美元,此外,韩国公司预计还将通过联合运营核反应堆的方式获得另外200亿美元收入。韩国总统办公室称,该项目是韩国历史上最大的项目,也在国际上引起很大震动。
迄今为止,除阿根廷外,中国核电技术惟一的进口国是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相对贫困的国家,巴国尽管“消费”不起中国高铁,却“消费”得起中国核电。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核电合作目前总的装机容量是340万千瓦。那么比巴国富裕发达的国家更消费得起中国核电。实事上,英国、罗马尼亚己初步决定引进中国核电技术。 |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