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汽车业产能过剩 是真的吗?

  • 2015-2-27 8:36:40
  • 来源:中国工业报

用董扬的话说,目前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况,有的企业库存积压严重,但有的合资品牌企业产能还严重不足,还在不断建新厂,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不管有效、无效,富余的产能已经在形成,包括中国品牌企业与合资品牌企业在内,可以想见,用不了多长时间,也许就在下一个五年中,由产能利用率所引起的车企竞争力变化就会逐渐显现。

经销商抗争与产能关系不大

近几年出现的汽车经销商与制造厂商矛盾激化,尤其是2014年岁末发生的几起由高端车经销商集体抗争所引起的汽车产、销双方的摩擦已经众人皆知。一些包括行业专家在内的业内人士指出,经销商利润大面积下滑甚至大范围亏损是由于整车企业产能过剩所引发。 

实际上,正如董扬等所指出的那样,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尤其是在市场份额上取得先机,汽车制造厂商向经销商大幅度甚至是超出其所承受能力的压库,是在一种整车制造厂商具有绝对垄断和控制能力的前提下产生的,它所体现的主要是产、销双方权利不对等和在利益上的协调与否,与生产商的扩产与否、产能是不是过剩并无紧密的联系。如果偏要说经销商的普遍不景气是由生产过剩所引起,那更多要探讨追究整车厂商对经销网点的设置是否合理,生产厂商的心态是否正常。

试想想,在当前市场畅销车型动辄年产销高达20万辆以上,有的最为畅销的单一车型年产销量甚至接近40万辆。在这种情况下,也仍然存在着压库与产、销双方关系紧张的局面,这与产能过剩似乎并无过大的关联。而令人多少有些意想不到的是,恰恰是那些被人们认为产能最为过剩的中国自主品牌厂商与其经销商之间,由于经不起折腾需要抱团取暖才能渡过难关,他们的产与销之间比一些合资品牌更具有亲和力。

解决汽车问题需从系统着手

从中国汽车工业乃至整个汽车社会的角度来看,汽车产业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往往并不简单地存在于汽车产业自身,汽车这一具有社会属性的商品,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常也要联系整个社会系统来加以解决,产能问题当然也不例外。

有学者提出了行业产能过剩体现的三个方面:一是产品价格相对下滑;二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三是行业供给超过了行业需求。有的学者更是提出了附加的条件,即产品价格长期处于成本线以下,行业出现大面积的企业亏损,一批企业相继倒闭或破产……无论从相对宽松或是更为严格的条件来审视,尽管在一些城市出现了限购限行的措施,有个别企业确实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时刻,国内许多城市的汽车使用环境也越来越差,但中国许多家庭至今还没有经历第一次买车的现实和人们手里钱袋的鼓胀,汽车这一中国人心目中最大件消费品并没有走下坡路,整体汽车产业也并没有到产能过剩、举步维艰的程度。

解决汽车产能过剩,似乎还要回到中国传统的管与放的老话题。

虽然中国并不会像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那样达到千人拥有500辆甚至是800辆汽车的水平,全球石化资源的限制也决定了中国人不可能拥有过多汽车的能力。但如果国家能够在石油储备上再多下一些功夫,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多考虑一些行车与停车的问题,道路网络能够在现有的水平上再密集一些,生产厂商在节能环保上再多做些努力,整个行业能够在海外市场上再进一步,汽车工业的产能过剩也许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至少它不是当下决定行业命运的关键性问题。



(jiao点com)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汽车业产能过剩 是真的吗?
  • Fanuc追投10亿美元造机器人
  • 福特汽车欲与微信共议微信车载版
  • 工信部:2015年将开始实施新环保法和排放标准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