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常年从事机器人销售的企业中层人士认为,企业买回去机器人后,用得好不好都是需要调整的,使用过程中有一些质量反馈,也都要调整的。 “机器人只是外围,企业更愿意引进的是流水线,即用于生产特定产品的设备集成线。”曾有业内人士称,如果先进的生产线集成了机器人,机器人其实无需额外引进,“企业核心问题只是评估是否投资这个生产线,而不是机器人本身”。 三一重工的做法是在机器人真正上岗之前完成了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即生产线设计。“整个生产线是三一跟厂家一起设计的,每一条生产线的需求要根据工艺设定,生产线上的机器人设备,也是跟厂家一起设计,因为每个动作、速度调试,都要跟机器人厂家一起搞。”胡奇告诉本报。 谁管理机器人 目前,除了应用机器人,三一重工的母公司三一集团也在进军机器人研发领域。该公司近期公告,三一集团以每股7元的价格共转让4.5亿股股份,接盘者为福建富商陈发树和上海朱雀珠玉橙投资中心,二者分别出资21亿元和10.5亿元。三一集团此款项投向之一便是机器人及智慧工厂研发项目。 不过,即便是涉足机器人比较早的三一重工,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技术工人。 在2014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机器人的发展也迎来新机会。机器人和自动化使得有些工作量减少了,但工业机器人生产线的日常维护、修理等方面都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处理。 胡奇认为,如果从狭义的智能制造方面来看,生产过程中的智能控制应该做到50%以上了,但广义的智能制造,比如一台加工中心,要有自我的检查和修复功能,这个还没开始,还是靠人工。 但相较于市场的火爆,机器人相关人才并未及时跟进。中国机器人网发布的一项数据显示,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现在的状况是,机器人市场在以每年20%到30%的速度递增,但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捉襟见肘。 “机器人的维护人员不好找可以找厂家解决,但机器人的使用,必须有好的技术,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企业自己培养,这个是厂家帮不了的。”胡奇说。 尽管不少机器人生产企业也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但服务费用高昂,甚至人工需要按小时计算。这对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机器人始终需要人来操作、维护和保养,只有人与机器进行协同合作才能达到人机合一的效果,也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生产效率。”中国机器人网方面也表示,眼下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术工人的招募和管理问题,企业普遍最缺的就是具备先进机器操作、维修能力的技术工人。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