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关于转型的思辨

  • 2015-1-8 15:46:50
  • 来源:中国锻压协会官方微信

“守疆”亦要“破界”

转型要符合技术发展趋势,遵循技术进步的规律,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更要关注互联网、大数据、工业4.0、物联网、车联网、能源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要克服自身观念上的误区,要有强烈追逐新技术的意愿和意识。

任沁新说,转型的最大障碍在于自身认识上的局限性。比如近几年中信重工提出向电子电力行业跨界发展的目标。其实,这种跨界发展的提法,正是针对于思想认识上的禁锢与樊篱而言。从产品到服务,从机械到电子,从金融到实业......行业本无界,而所谓的“界”,其实是人为心理上的设置。工业有门类,但是并不是不可逾越的界限,不是封闭的壁垒。

他建议在转型中,思路要打开。首先不能自己囿于围城之中自闭。转型第一要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同时遵循技术进步的趋势。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不是被动的,而是要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引领市场,创造需求,这是新市场格局的一个鲜明特征;第二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在中国的经济生态下,国家政策与产业发展仍然有很高的关联度。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必须要与政策方向吻合。以能源产业结构的变化为例,比如太阳能,不是可再生能源占能源的比重过剩了,而主要是因为配套政策、基础设施、调节手段、市场机制需完善,而非产业本身,这种产业的发展与宏观政策有更高的关联度。第三,转型必须符合企业自身的情况,要钻研技术,吃透市场,读懂政策,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转型方向、目标和路径,任何脱离自身条件的转型都是无本之木。

任沁新进一步分析说,转型没有捷径,尤其是不能脱离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是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传统产业与新技术具有高度的互通、相融性。比如3D打印与重型机械行业相比较:3D打印的第一个特性是高端定制化,而重型机械产品单件小批,亦同属高端定制化生产;第二个特性,3D金属打印是激光熔覆技术,即用激光把金属粉末层层熔覆而成,与传统的堆焊原理相通;第三个特性就是成型方法,传统机械制造用减材法成型,比如铸锻件采用切削方法成型,而3D打印则采用增材法,用图纸定义产品形状,通过激光熔覆层层增材而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3D成型技术与传统加工成型工艺虽有区别,但相通相近。

任沁新说,3D打印的真正意义不是成型技术本身,而是为机械设计革命提供了一种可能。比如过去的铸造锻造件都是实芯的,存在耗材高、加工余量大、内质不均衡、精度差等问题。3D打印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机械设计的理念,比如可以把实芯状工件内部设计成蜂窝状,在保证机械性能的前提下,节材、节能,体轻、精度和成型率高,其应用十分广泛。

在任沁新看来,转型即需要研究这些新技术能否为我们所用?从而为一些传统产业带来革命。

“转型不是企业惟一的出路,不是万能良药。但的确可能为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转型驱动力

任沁新重点谈到了中信重工向电力电子产业的转型发展。他说:为什么要进入电力电子产业?对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有很多人不理解,一个大型、重型装备制造企业,转向芯片、集成电路、功率单元、控制系统等电力电子行业,这个方向是否对路?很多人都在怀疑,企业内部亦有质疑的声音。

任沁新回顾说,刚刚开始的时候,来自各方的质疑声很大,这是在所难免的。大家知道中信重工曾是国家惟一定点的低速重载齿轮加工基地,传统的主机驱动是配套我们自己生产的减速机,在很多人看来,用变频传动取代机械传动岂非成了一个人用自己的左手打右手。



(兵工厂)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2015年全球汽车市场的17大预测
  • 填补国内空白 大型核电转轴锻件在二重诞生
  • 中美继续引领今年世界经济复苏
  • 中国钢铁业“中国制造”或成历史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