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规划与中国工程院的“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项目有渊源关系。据一位知情专家透露,“在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成立之初,规格就比较高,工信部部长苗圩担当顾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朱高峰院士任项目组组长,目标也很明确,就是要通过调研和报告确定我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和指标,提出在2020年进入制造强国行列的指导方针和战略对策。” 2013年初,“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项目调研团正式成立。就在调研团调研期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2013)上推出了“工业4.0”战略规划。这标志着德国在全球拉开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大幕。德国人的抢先一步,让“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组的院士和专家意识到,中国也需要自己的“工业4.0”中长期规划。 据《中国企业报》报道,2014年1月,项目组成员在向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做了阶段性成果汇报之后,首次提出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设想,为中国制造业在2025年前后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提供战略指引。这一建议得到了马凯的肯定,并明确责成工信部牵头,会同相关部委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 《中国制造2025》规划强调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即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主线则是将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今后发展的主线。 在2012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分布中,美国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而中国及英国、法国、韩国则处在第三方阵。《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一个30年的发展目标:中国制造业将在2025年进入世界制造强国的第二方阵;2035年位居第二方阵的前列;2045年进入第一方阵,成为全球制造强国。 从“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到《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转变,在国家战略需求的驱动下,政府对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中国梦”又有了新的认识。 中国政府对德国工业4.0非常重视。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德国时在《法兰克福汇报》发表署名文章时重点提到德国“工业4.0”战略。这被认为是吹响了中国加速推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号角。2014年10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期间,中德双方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中德双方认为,合作进程应由企业自行推进,两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中国制造2025》规划是由研究机构和政府共同发起并编制,但它的落地必须要有企业参与,甚至主导。针对《中国制造2025》规划落地的问题,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问道:“现在战略有了,但如何把战略变成规划,规划变成计划,计划变成行动呢?也就是如何将它落地,落到企业层面?”陆燕荪的提问,显然是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主线强调的是两化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这显然更加强调了技术的作用,但对企业而言,如何把技术和市场结合在一呢?也就是说,技术顶天了,如何市场立地呢? 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而处于中间环节的加工制造则附加值最低。高端环节获利占整个产品利润的90-95%,底端环节只有5-10%,甚至1-2%。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研发设计属于全球性竞争;区域性竞争很难有出路。、当前,全球制造已供过于求,中国制造更是全面过剩,这使本来就低利润的中国制造更加困难。因此,中国制造必须向两条路前进——一条是加强研发设计创造知识财产,另一条是加强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营销和服务。 《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质上是在号召中国企业向研发设计这一端发力,参与全球竞争。如果企业有这样的实力,当然是好事;如果企业没这实力,那应另当别论。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