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彭博社的报道,中国大型钢铁企业在国内发展面临层层阻碍,企业为生存不得不将部分产业转移出中国。这种情形下“中国制造”或将成为历史。然而文章评论称,这种“走出去”的战略并非长久之计。 文中提到,14年11月中国产钢量最大的地方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宣称,将平均每年总钢铁产量的 11%(500万吨钢铁)转移至南非。然而2周前的数据显示,河北钢铁集团在南非的产钢量仅占整个非洲的三分之一,这表明南非地区对其产钢的需求并没那么 大,河北钢铁集团此举的商业意义存在争议。对此,文章分析了这一钢铁业巨头实行产业转移的真正原因。 第一,政治压力。以习近平主席为首的中央政府要求高污染产业(如钢铁、混凝土、玻璃产业)减产而保护环境。第二,近年来与建造业相关的产业均过度膨胀,出现供远大于求的状况,河北钢铁集团不得不为缩小过度膨胀的产业规模自负盈亏。第三,今年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不佳,国内市场钢铁价格跌落20%。这三点原因致使国内钢铁市场不景气,从而导致钢铁集团以及混凝土、玻璃等产业为求发展被迫进行产业地域转移。 此外,实际上,中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且近来国务院宣布中国将进一步推行这一战略,并将对企业“走出去”援以资金支持。因此文中称,这是目前中国钢铁企业的唯一最优方案,会有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走出去”。 然而,文章指出,这种“走出去”战略虽然短期内可以使在国内发展受阻的钢铁企业得以喘息恢复,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国内市场始终萎靡,需求量不增,企业发展完全依赖国外市场是靠不住的。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