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国内乘用车市,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充满了各种“万万没想到”。 “官降”扎堆、自主品牌SUV迅速走红、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疑流入市场、“召回”数量创新高、进口车掉成“白菜价”、高管频繁“换血”、汽车背雾霾首恶黑锅、外行造车成“疯”…… 回顾并分析今年汽车圈的这些“怪”事,来年的发展也许能更加有的放矢。 一大“怪” “官降”如潮 未必大卖 “怪”事回放:4月6日,上海大众率先祭出“官降”大旗,宣布对旗下全系车型提供零利率信贷的优惠,同时全系车型均有降价。自此“官降潮”拉开序幕。随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火速跟进,上海通用、东风雪铁龙、广汽丰田等品牌也都不甘示弱。以至于自主品牌、进口高档品牌均以不同形式开启了“官降”模式。 “怪”象点评:面对增速放缓的车市,车企纷纷“官降”想借此提振销量,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市场终端实际表现上看,车企的如意算盘似乎“碎了一地”。“官降”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但并不能真正为车企和经销商解困。即使的确能带来销量的短暂提升,暂时缓解库存压力、缓和厂商和经销商的关系,但车企必定无法将价格一直降下去,消费者也不会永远买账。 “奇怪”指数:★★★★★ 二大“怪” SUV“一水儿”惹人爱 “怪”事回放:今年SUV市场火爆程度远超预期,可谓全面开花,从五座到七座,从小型到中大型,大部分SUV车型一经推出,均受消费者热捧。尤其是自主品牌,凭借在SUV领域的率先布局,在今年车市低迷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逆袭,甚至让合资品牌都眼红不已。 “怪”象点评:放眼今年国内车市,卖得最火的车型非SUV莫属。不难想象,明年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将一窝蜂地投放SUV车型。得益于SUV市场的优异表现,自主品牌今年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但隐忧也不少,说自主品牌正在依靠SUV车型“单腿走路”一点不为过,轿车市场进一步丢失的同时SUV领域也将受到合资品牌越来越大的冲击。 “奇怪”指数:★★★★★ 三大“怪” 天津港爆炸 进口车市乱象突如其来 “怪”事回放: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波及了进口新车存放仓库,众多品牌露天存放新车被烧毁。相关报道称,本次爆炸中受损车辆的总货值超过40亿元。时隔四个多月,近日又有报道称在“8.12”天津爆炸事件中受损的部分品牌进口车,目前正在按照远低于厂商指导价的售价在市场进行销售。 “怪”象点评:对于汽车厂商来说,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是场灾难,值得同情。但如果真如报道所称,事故车辆悄悄流入市场销售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事关商业道德底线,也势必造成进口车市场乱象丛生。 “奇怪”指数:★★★★☆ 四大“怪” 外行造起汽车来 “怪”事回放:2015年,跨界造车成“疯”。1月20日,潜行一年的乐视超级汽车计划正式曝光,时隔一个月,更具冲击力的消息传出,苹果也要加入这股跨界造车热潮。随后,百度、阿里、腾讯等也都表示想分“一杯羹”。最新消息是12月3日,阿斯顿·马丁与乐视宣布签署研发合作伙伴谅解备忘录,联手打造互联网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业外大佬以颠覆者姿态“入侵”汽车行业,将造车纳为“己任” ,忙得不亦乐乎。 “怪”象点评:从多年前家电制造企业纷纷进入造车领域到如今互联网时代的跨界造车,都似乎预示着汽车行业的确是个十足的“香饽饽”。但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的质量和性能以及经营管理方面都需要长期积淀,跨界造车困难确实不小。当然面对跨界参与者,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应当正确看待、理性接受。毕竟只有竞争,对消费者而言,才会有更大的优惠,对车企而言,才能刺激其不断进步。 “奇怪”指数:★★★☆☆ 五大“怪” 召回数量增长快 “怪”事回放: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发布消息称,截至12月18日,2015年共有76家企业开展了226次召回活动,涉及缺陷汽车554.85万辆,召回次数和数量同比分别增长29%、17%,均创历史新高,其中,汽车企业受质检总局缺陷调查影响共实施召回活动81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70%。 “怪”象点评:汽车召回的次数飙升,一方面说明汽车产品质量仍是大问题,需要进一步严把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召回意识、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升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更加严格的体现。在整体汽车召回数字创新高的同时,国内自主品牌车企发起的召回却少之又少。这与销量占比低、保有量相对较少有关,而召回意识相对薄弱,或出于对品牌形象可能受损的担心也是重要原因。随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自主品牌不应逃避召回,而应积极应对。 “奇怪”指数:★★★★☆ 六大“怪” 卖进口车不如“卖白菜” “怪”事回放:2015年,进口车市遭遇“滑铁卢”。上半年已经面临诸多不利局面,下半年不但未能成功扭转局势,供需双降、库存居高不下,进口车价格指数呈现崩溃式的下滑。对平行进口车的“松绑”,一度被业内寄予诸多期待。从销售情况来看,成效却令人失望。 “怪”象点评:曾经一度趾高气昂的进口汽车,现在却低下了“头”。2015年,国内进口车市场经历了“寒冬”。平行进口车的高调正式入市曾被寄予厚望,在终端市场却是不够叫座。今年平行进口车的销量不佳除了有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之外,还受制于平行进口车的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体系的不完善,受限于政策衔接,受压于其他渠道的优惠。平行进口车痛点未解暂难挑大梁。 “奇怪”指数:★★★★☆ 七大“怪” 汽车“背黑锅”因为雾霾 “怪”事回放:雾霾问题越来越被关注的今天,作为空气污染源之一的机动车,则不幸地成为了众矢之的。“汽车尾气是制造PM2.5的首要因素”的观点开始发酵,社会各界纷纷对汽车行业进行口诛笔伐。实际上,在北方几个污染严重的城市,限行所带来的减排效果并不明显,汽车行业开始力证清白,关于汽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的说法也有了不同的声音。 “怪”象点评:汽车被指责为雾霾元凶。虽然汽车企业力图澄清,不惜重金请来专业机构对尾气排放进行标定,以证实其排放不是加重PM2.5的主要因素。不过,“胳膊拧不过大腿”,短时间内,汽车当“替罪羊”的情形不会彻底改变。对此,车企应加快环保技术的导入,加大环保技术的普及力度,降低能耗和排放,用事实堵住悠悠众口。 “奇怪”指数:★★★☆☆ 八大“怪” 人事变动成常态 “怪”事回放:2015年对于国内乘用车企可谓“人事变更”大年,东风、一汽、长安、比亚迪、观致、宝马、奥迪、保时捷等企业,近百位车企高管频繁换岗。2015年汽车行业还掀起了一场反腐风暴,一汽集团原董事长徐建一、东风汽车原总经理朱福寿等十多位车企高管落马。 “怪”象点评:车企高管换人并不奇怪,怪的是如此高密度大规模的“换血”。高管层的频繁变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车市的浮躁,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不过,困难时期用人事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提高竞争力,效果未必可观,支撑车企本身活下去的产品、技术、服务与理念仍是重中之重。此外,汽车行业反腐,也释放出加强企业内部整风运动的信号,减少更多滋生腐败的可能。 “奇怪”指数:★★★★☆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