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汽车工业开始明确产业转移路径:从发展方向来看,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转移;从市场转移来看,全世界汽车制造商都开始在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不断加码。而零部件产业正在不断跟随这样的趋势发展,兼并重组背后,便是产业发展路径转移。 总结这些并购重组案例,不难发现,2015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兼并重组主要剑指三大方向:打造规模效应,诞生新巨头;杀入新市场,诞生新组合;锁定中国市场,加码布局。 此外,与全球产业发展同步,中国零部件企业也被卷入这场浪潮之中。 打造规模效应,诞生新巨头 今年,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规模化效应更加显著,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强强联合,打造规模效应,产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5月,采埃孚完成收购天合,新巨头全球规模第二。可以说,二者的联合,不仅创造了规模扩大的效益,同时也实现了战略业务上的优势互补。 同样,麦格纳收购格特拉克同样是为了扩大规模,称雄汽车传动市场。 2014年,麦格纳营业收入和利润规模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博世。目前,DCT代表汽车自动变速器新技术趋势,业界普遍看好DCT未来的发展前景。麦格纳期望在这个市场上有所作为,而格特拉克正是DCT技术的市场领先者,仅次于采埃孚、爱信精机和加特可。尽管麦格纳在传动领域已占有一席之 地,但在变速器市场并没有知名产品。 而经历此次收购,麦格纳在动力总成领域的产品线必将得到丰富,大大强化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有望跻身全球变速器市场第一阵营。 此外,类似的收购案例还有很多: 马勒集团在公开招标中成功竞得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国产电机株式会社百分之九十的股份,加强马勒在机电组件领域的实力。 辉门收购天合气门业务剩余部分,进一步提升辉门动力总成作为发动机核心部件领先开发者和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博格华纳斥资9.5亿美元收购雷米国际,拜耳材料科技公司收购德国公司TCG),以扩大该公司在复合材料领域的业务。 加拿大零部件供应商利纳马计划斥资7.7亿欧元(约合8.8亿美元)收购法国美特倍集团(Montupet),加强铝铸件业务。安通林完成收购麦格纳内饰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逼近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内饰供应商的目标。 杀入新市场,诞生新组合 2015年的零部件并购案例开始重点向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方面倾斜,特别是汽车电子、自动驾驶以及动力电池。 汽车电子 今年,剥离非核心业务,得益于收购江森自控全球汽车电子业务,美国伟世通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8.08亿美元,与去年同季度相比增长了1500万美元。伟世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Sachin Lawande表示,“我们所处的行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想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必须要非常专注。通过重组,伟世通目前仅仅专注于汽车座舱电子,这使得我们的反应速度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快。 和伟世通一样,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汽车电子的机遇。 3月2日,恩智浦半导体和飞思卡尔半导体两大芯片巨头宣布合并,新公司市值超过4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将达100亿美元以上。 7月底,德尔福陆续宣布了以10.7亿英镑收购海尔曼太通公司,收购软件公司Ottomatika以及投资软件公司Tula Technology公司等三项针对扩大电子/电气架构全球业务的收购项目。 大陆集团自2007年以114亿欧元收购了西门子的VDO汽车部门后,又接连以10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汽车电子部门。大陆还先后收购了美国凯雷集团旗下的Veyance技术公司以及芬兰软件公司Elektrobit Corporation旗下的汽车业务。 自动驾驶及车联网 今年,大陆集团完成对 Elektrobit Automotive 公司的收购,进一步扩展其在汽车系统和软件解决方案研发方面的专业能力。Elektrobit Automotive 是一家在软件解决方案方面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专业公司, 此次收购将大大增强大陆集团的研发能力,并促进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研发。 奥托立夫完成收购美国MACOM汽车业务,发力自动驾驶。 8月17日,汽车安全产品制造商奥托立夫发布官方声明称,其已完成收购美国MACOM技术解决方案控股公司旗下汽车业务,加强该公司在主动安全市场的研发能力,并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在车联网领域,目前案例还不算太多,主要是德尔福协议收购海尔曼太通,此次收购将扩大德尔福在互联车辆解决方案市场的产品组合,抓住互联车辆这一大趋势。 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领域也开始诞生新的收购案例。 今年,日本杰士汤浅国际公司联合结算子公司杰士汤浅收购松下的铅蓄电池业务。获得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用及工业用铅蓄电池的生产和销售业务。 博世完成收购美国正在研究下一代电动车锂电池技术的电池公司Seeo,帮助博世生产轻量化的电池。 不仅如此,杰士汤浅与博世、三菱商事还完成了“桃园三结义”,成立合资公司抱团研发锂电池,争夺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话语权。 锁定中国市场,加码布局 在全球零部件收购潮流中,中国本土企业也加入其中,有的是被收购,有的是主动收购。对于被收购的,主要是跨国零部件供应商意在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 如,布雷博收购制动商亚新科美联66%股权,加码中国市场 。德国汽车零配件制造商格拉默宣布收购其中国合作伙伴、汽车座椅制造商江苏裕华公司40%股份,意在加强公司在中国市场投入,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 其实除被收购之外,201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加入了并购大潮,并完成了几宗大规模并购案例。 12月2日,华域汽车发布公告称,根据公司全资子公司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延锋公司”)与美国江森自控有限公司(简称“江森自控”)开展全球汽车内饰业务重组的相关约定,双方下属的涵盖17个国家或地区的主要生产(含研发)基地纳入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新内饰公司”)的工作已基本完成,该新内饰公司已更名为“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对华域汽车来说,本次全球汽车内饰业务重组将形成世界最大的汽车内饰系统供应商。 9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AVIC)完成了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瀚德汽业的收购。瀚德表示这是历史上中国企业对美国汽车公司最大的一起收购之一。 另外,航天机电拟9900万美元收购50%上海德尔福。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上海德尔福87.5%的股权。 2015,非零部件产业并购浪潮的起点,也并非终点,但是在汽车产业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它却成为了并购浪潮中的高点,同时预示了未来的产业发展趋势。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