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装备是国之利器,古有如“干将”一般的铸剑大师,现有全自动化的重型装备生产线。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我国核电装备的生产线———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以下简称“二重”)与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探寻中国制造的魅力。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上频频亮相,10月21日中广核与法国电力签订《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11月2日中核又与阿海珐集团签署 《关于资产和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核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风光,也依仗我国自主产权的核电装备。 中核集团总工程师雷增光表示,装备是核电站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核电站造价的40%到50%,核电走出去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能带动我国重大装备走出去,推动我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坚持市场主导 牵引核电装备研发 无论是东方电气还是二重,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巨大的厂房走完一圈需要半个小时,厂房中随便一件设备就有几十米高,随行参观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感慨道:“我到二重、东方电气、东锅,这些地方很多次了,这些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真是鸟枪换炮,建设秦山二期时,汽轮机的生产是靠模的,复杂的设备就加工不出来,现在都是数控的,我们可以做出来世界一流的核电装备,装备水平也是世界一流的。”看着大家对厂区的惊叹,东方电气副总裁高峰介绍道,东方电气的核电国产化进程,是从岭澳一期开始的。拿到了岭澳一期的核岛的主设备以及常规岛设备的制造任务后,东方电气在国内率先突破了百万千瓦级的机组。 事实上,东方电气不仅仅完成岭澳一期的分包制造,通过该项目,东方电气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一套体系,培养了一支按照核安全组织的团队,为东方电气以后的盾核设备制造奠定了基础。随后,东方电气在核电发展的重要时期,与阿海珐和中国核动力研究院联合,同时承担了汽轮发电机组的制造任务。 行走在车间,可以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数百吨的钢铁在他们手下变成核电站上一个个零件。一些已经生产好正在调试的零部件前都标注着用于机组的名称——— “华龙一号”、CAP1400等。 高峰告诉记者,目前二代核电改进型的设备中,东方电气在其中承担了核岛全部主要设备和部分常规岛设备的制造。在我国第三代核电的建设过程中,东方电气先后制造了CAP1400的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余排和发动机组。还有华龙一号的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余排和发电机组。 东方电气是最早参与百万级核电核岛常规岛设备制造的企业,同时建设了四个核电制造基地。高峰表示,在改造二代核电设备和研发三代核电设备的同时,东方电气也关注今后核能的发展,包括快堆、聚变堆等第四代核电项目,东方 电气也在参与研发和制造。 抓住核电发展机遇 老企业换发新活力 相比东方电气的朝气,二重就显得老成稳重。曾任机械工业部重大装备司司长许连义在参观二重时感慨地说:“核电装备制造,过去二重起步是较早的,大锻件研究所就设在二重,但后来可能机遇不太好,所以在核锻件做得比一重晚一点,现在一重核锻件走在前面,这么大个场子一定能做出自己的成绩。”二重副总经理李骏骋表示,能得到老领导的关心既高兴又有压力,2013年二重与国机集团实行联合重组之后,企业进入关键发展期。 目前二重核电已经累计实现了近400多件核岛的锻件。红沿河、防诚港都有组件是二重制造的。除此之外,华龙一号的主泵锻件二重在核动力院的帮助下,正在研制锻件主泵的泵壳。另外在目前国内三代核电机组中,主管道有一半都是二重生产的。 李骏骋告诉记者,在核岛主要设备和主要锻件供货的同时,二重对常规岛铸锻件的国产化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开发和工作,实现核电常规岛1100兆瓦半速发电机转子和汽缸体批量化生产,包括1000兆瓦的核电高压外缸,1750兆瓦的核电高中压外缸。二重还制造出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锻件,耗材65吨钢锭, 已经交付东方电气。 近几年二重投入了几十亿的资金,旨在提升企业装备制造水平以及产能的技改和重大装备的升级换代,二重的核电制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李骏骋表示,作为核电装备制造,第一得确保核安全,第二要满足核电建设的需求。二重将围绕我国核定发展计划,下一步将通过持续研发,实现所有核电机型的大型铸锻件及主管道等关键设备的批量化制造能力,为我国核电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为核电装备出海打下基础。无论什么技术路线,无论什么标准体系,所有锻造材料二重都要全覆盖。通过经验反馈持续改进稳定产品质量,使二重核电大型铸锻件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核电铸锻件制造基地。 加强全产业链建设 提升自主装备整体能力 中国动力研究院院士吴琳表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核电的开山之作是自主设计建造的秦山30万千瓦的机组,同时也从法国整体引进了大亚湾的核电技术。2000年以后到福岛核事故之前,核电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同时开工了20多台核电机组,大大刺激了核电装备建设。现在我国核电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对核电装备要求更高了。 目前我国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种类齐全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也具备了年产15台左右百万千瓦机组核电主设备的综合能力,从大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我们的几大动力,以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一重、二重为代表的很多的企业,形成了相当的生产能力。 除此之外,我国已经掌握了核电主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大型铸锻件材料和制度,核岛和常规岛大设备,以及核一二级泵阀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全面实现国产化,形成了核安全文化体系和质保体系。 目前,我国核电包括压力容器、蒸发器、稳压器在内的大量主设备已经完全实现了自主的设计和制造。AP1000主设备,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目前超大型锻件、蒸发器、主管道、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 吴琳表示,华龙一号主设备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三代核电设计和装备配套体系,国产化率已经超过85%。关键设备在燃料、蒸汽器上长期受制约的设备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现在中核集团开展了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CF2、CF3的相关核二代的研发,已经取得了进展,望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国外的核燃料。 雷增光也表示,根据世界核学会的估算,到2030年世界核电总采购量将达到1.2万亿美元,市场潜力巨大,希望核电装备可以随着我国核电的出口走向世界。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