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中国锻压网 > 资讯中心 > 正文

重复劳动被取代人机协作创未来 机器人前景看好

  • 2014-9-3 14:14:39
  • 来源:中国锻压网

8月23日,在加拿大米西索加,研发人员研发出搭便车机器人。设计者希望这个会说话的机器人能够通过搭便车跨越加拿大,从哈里法克斯前往维多利亚。该机器人无法自己行动,但拥有基本的理解人类语言的能力,设置的程序是说服司机将其抬上车。

自1959年美国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在日本、韩国、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得到大规模应用,并且越来越朝着“小而有力”“聪明好用”的方向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以机器人为代表的自动化也时常被视为与工人争抢“饭碗”的“元凶”。

专家认为,在短期内,机器人可能会抢走一些工作机会,裁员在所难免,但从长期和全局来看,机器人不但不会抢走工作机会,反而还会创造大量就业。未来,在机器人面前,人仍将具有无法替代的优势,而未来的世界也将是人与机器人协作创造的世界。

机器人将更多代替人的工作,这种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机器和机器人,从工科的角度来说并无本质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黄阳华向记者解释道:机器人听起来只是个更酷的概念。

1959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与约翰·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标志着机器人技术进入制造业。上世纪70年代,一些领先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开始拓展市场,此后,机器人在日本、韩国和德国等工业化国家得到大规模应用。目前,机器人产业成了各国尖端技术的竞技场:欧盟近期启动了名为“火花”的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研发计划;美国明确提出要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重振制造业;日本和韩国也制定了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战略。

在工业生产方面,机器人一直拥有“超人”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作业的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方面,在耐疲劳、连续作业等方面也明显优于人工。也正因如此,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机器人正在逐步取代人工,成为科研、制造甚至服务业的“主力军”。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认为,未来,随着机器人智能水平和作业能力的提高,机器人将更多地代替人的工作,这种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在世界各国中,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具有很大优势,近年来整体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应用范围也更广。不少日本普通家庭都已拥有服务机器人。日本软银公司将于2015年2月发售一款能识别情感并能对话的类人机器人“胡椒”,该机器人具有学习和表达情感的能力,可以充当婴儿保姆、家庭教师、急救医护人员甚至聚会伴侣。随着机器人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许多人担忧:机器人会不会取代人类成为生产的主力军?人类会被机器淘汰出局吗?

从事重复性、常规性工作的人,最有可能在人机竞赛中被淘汰

1811年的一天,在工业革命的诞生地英国,一个名叫内德·勒德的失业纺织工人带领其他失业工人捣毁了被他们视为罪魁祸首的纺织机。自此,仇视新奇发明乃至科技进步的人有了一个特别的称号:“勒德主义者”。200多年后,相似的一幕在英国重演。今年4月,伦敦地铁员工举行罢工,抗议伦敦政府地铁“自动售票计划”。该计划将导致960名员工失业。

2012年,美国网络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收购了自动化物流公司奇华系统公司,该公司生产的机器人能在仓库里处理在线订单并把订购商品送到发货点,如今亚马逊有1382台这样的机器。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加速发展,未来用不知疲倦、不会迷路的遥控机器人来承担长途运输车驾驶任务将可能更加安全高效。然而,这意味着目前从事这份工作的570万美国人将不得不另谋生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大卫·奥托尔和西班牙货币与金融研究中心学者卫·多恩是两位长期研究技术与就业关系的知名学者。他们在分析了众多案例后总结道:那些从事重复性、常规性工作的人,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有可能在人机竞赛中被淘汰出局。研究发现,有8类职业正在或即将被机器侵占,它们分别是快递、熟食加工、服装销售、仓储理货、卡车驾驶、农用机械操作、苹果公司流水线以及从事低水平实验室工作的人。

未来,机器人可能对中级技能人员的“杀伤力”最为严重。所谓中级技能人员,主要指那些无需长时间培训就能完成工作的人员,如文秘、行政人员、维修工和制造工人等。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许多工业国家,这些工种的工人数量骤减。大卫·奥托尔认为,信息技术的崛起是导致中级技能人员减少的“罪魁祸首”。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职位增长出现在两极——需要极高技能的高薪行业以及不需要多少技能的低薪服务业,奥托尔称之为“工作机会两极化”。

从长期和全局来看,机器人不但不会抢走工作机会,还会创造大量就业

“不可否认,有些先进的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替代工人,但纵观历史,技术的进步是打开经济增长的钥匙。”欧洲机器人协会秘书长尤维·赫斯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器最终会取代人工,这种说法纯属杞人忧天,很多经济学家把这种恐慌心理称为勒德谬误。”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数字和电信政策专员内莉·克勒斯表示,在短期内,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可能会被机器人抢走,但从长期来看,机器人反而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硅谷知名风险投资专家马克·安德森认为:“就像现在很多工作100年前并不存在一样,100年后我们也会多出很多工作机会。”

于海斌对记者说,从2004年到2008年,德国的机器人总量增加了约2.3万台,同期的失业率从4%下降到1.8%;巴西的机器人总量增长约2000台,失业率从9%降至7%。“这些数据说明,机器人产量的增长不会造成大量失业,相反,更多的就业机会被创造出来。”

不过,仍然会有一些行业被机器取代。“机器冲击的不是就业市场规模,而是就业市场结构。”黄阳华表示,这种失业被归为“结构性失业”。应对结构性失业,要从经济结构和社会保障两个方面认识。一方面,要缩小第二产业规模,扩大服务业规模,劳动力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步吸收。另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障网络,保障低技能工人的基本福利,通过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增强低技能工人的再就业能力,满足新产业变革时代的用工需求。“德国正在推行的‘工业4.0计划’,内容之一便是构建终身学习计划,延长工人的职业生命。”

从犁杖到水车,从蒸汽机到机器人……千百年来,人类无时不在为将自身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努力着。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注定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人工。不过,在机器面前,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未来的世界,也必定是人与机器协作创造出来的世界。用双手生产价值的愉悦感,用智慧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使命感,是人类特有的情感和收获,这些永远不会被机器剥夺。(兵工厂)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网友评论
数据载入中...
  图片看不清?点击重新得到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相关内容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 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视察兰石集团
  • 济南二机交付长安福特杭州工厂两条高速冲压线
  • 工业4.0直指智能工厂
  • 东风商用车公司工会向锻造公司赠送“关爱箱”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