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掌门人张瑞敏6月13日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上的一番裁员言论,业内对海尔的关注点仍然会聚焦在其家电主业之上。但青岛海尔2013年度报告在业内并不突出,在KKR和阿里相继入局之后,人们更多关心起这家“家电老字号”向互联网转型的进程来。 2013年裁掉1.6万员工,2014年再端出裁撤1万中层的计划,放进海尔的辉煌历史中来看,显得气氛肃穆且凝重。外界的争议在于:如今家电行业的基本面并不乐观,海尔的业务转型诚然需要壮士断腕的手段,但采取这种“一刀切”的方法,对企业自身和员工是否真的有利? 从1985年用一把锤子砸出一个世界名牌起,海尔俨然成为了中国家电产业从渺小到强大的见证人。如今,面对市场环境的变迁,即使是业内地位如此稳固和崇高的海尔,也必须要靠外人看来近乎残忍的裁员手段来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是,如此大规模的裁员行动与计划,难道仅仅是受到大环境拖累使然,有没有自身经营管理积弊难返的原因? 被业内誉为“享誉世界的管理学大师”的张瑞敏,此次带领海尔向互联网转型,成败得失,尚需时间来验证。 从攻城掠地到腹背受敌 随着张瑞敏裁员言论的出炉,海尔很多积压的问题再次被外界反复提及。现实的问题是,海尔近几年业务中积累的问题,是否靠裁员本身就能解决?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裁员事件仅仅是一个导火索,海尔近年来遭遇到的管理难题、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转型是否收到成效,才是外界关注的重点。 毋庸讳言,相当一段时间以来,海尔过往的锐气在逐步丧失,这不仅来自于管理上各个层级和环节积累的弊病,还有财报上不再出彩的数据。梳理近十年海尔的基本面情况,不难发现这家步入而立之年的企业,开始遇到了各种成长瓶颈。 海尔在业内的地位于2004年前后达到巅峰,巨大的品牌优势令冲击年收入千亿目标势如破竹。当时,海尔蝉联冰箱霸主多年,竞争对手基本构不成威胁;在洗衣机和空调领域,公司稳居第一梯队,和小天鹅、格力、美的等企业基本并驾齐驱;公司也已经进入到彩电、电脑、手机这些黑电和IT领域。 而如今的局面是,海尔仅能维持冰箱龙头的地位,且在低端领域的竞争力已和美菱不相伯仲;空调的领先地位已经被格力、美的赶超,洗衣机落后于美的系;彩电业务在业内的地位只能属于第三梯队,IT业务已经难算上主流。海尔这几年唯一称得上较为出彩的业务发展来自于厨房电器,虽然和老板、华帝在体量上无法相比,但与其他综合家电企业相比仍在体量上保有优势。总体来看,海尔这几年的产品地位在业内确实在走下坡路。
作为一个曾经在家电领域攻城掠地将竞争对手一个个击败的海尔,为何如今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