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 功夫在船外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无船可造的企业来说,该靠什么生存?日、韩造船企业从“单核”向“多核”业务结构转变的历程,以及近年来我国造船企业不断进军新领域的成功尝试,已经把问题的答案指向了“多元发展”。 以“船”字命名的中船重工,之所以能在造船业寒冬中逆市而上,功夫就在船外。早在2008年前后船市还火爆时,中船重工就已经预判到市场可能出现调整,并提出了“强力发展非船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非船舶装备占集团经济总量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3.6%,同比增长24.9%,成为集团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而对于“船小好调头”的中小型船企来说,转而发展“非船”产业无疑不是一个出路。据重庆一位造船厂老板回忆,2010年前后,涪陵造船厂遍地开花,大大小小约有60家,到现在仍依靠造船存活的估计不到10家,其他除了停产关闭的,多已转行靠“非船”业务生存。 同样,面对2010年底以来航运业运力过剩,造船业产能过剩的行业现状,长期接不到造船订单的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广船国际)在2012年6月决定通过大力发展非船业务来抵御船企正在来临的寒冬。转型后,公司非船业务生产经营“齐头并进”,形势喜人,先后接到砂缸、海工项目配套卷管、摩天轮等订单。 不过,大部分中小造船企业转型并不容易。据悉,船厂设施、设备难以用于其他产品,直接限制了企业的转型。此外,中小船企还要面对技术力量不足、市场开拓难度大等问题。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做非船业务一定要找准优势和突破口。中船重工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孙波告诉记者,“我们选择产业绝不拍脑袋,一定要与造船相关,要与我们所擅长的技术相关。”这些年,中船重工涉足的非船产业多种多样。大到三峡工程的升船机,小到人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吸管,有些看上去与造船相差甚远,但这些看似从零开始的产业,对中船重工而言其实都有多年的技术储备。(记者 安亚辉 见习记者 董景娅) 化危为机迎“暖春” 金融危机以来,航运市场就一直处于低迷期。但泥泞并未使所有船企沦陷,在寒冬中仍有一些企业表现亮眼。从他们的经验来看,光靠被动地等待船市复苏显然不行,只有迎难而上,化被动为主动,才能转为危机迎“暖春”。 首先,企业要发展必须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对未来的风险有一定的预判,才能在危机来临时最大程度降低损失。以中船重工为例,他们早在2008年船市火爆时就提出了“强力发展非船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这才得以靠“非船”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在船市寒冬中实现逆势增长。这也提醒船企,市场不稳定时,要及时通过多元发展来分散风险。 其次,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细看近两年日子相对好过的各家船企,无不是科技创新力度大、新产品开发快的企业。“市场低谷,恰是创新升级良机”。船企要突围,就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寻找和把握有增长潜力的市场“空白点”,将其变成企业发展的机会。 只有善于填补“空白”的船企才能走得更远。(jiao点com) 中国锻压协会为促进行业更好的发展,增加采购商与供应商的面对面直接沟通机会,定于2014年9月举办全新一届国际锻件、冲压件、钣金件零部件采购会。供应商名额有限,有意者请速报名!咨询电话:010-68465045。网址:http://caigouhui.duanxie.cn。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