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学童十岁“分流”,各自走入“大学轨”和“技工轨”,人尽其才。这一制度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不过,任何教育制度,都镶嵌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之中,往往很难随意移植。我在《市场到哪里投胎》中,综述了西方近年来的多种研究,提供了一个宏观分析。 比如HermannSimon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提出了“隐藏的冠军”之概念。他估计,世界中小企业中的冠军(即领袖企业),大概有80%以上来自德国(或广泛地说是德语国家,包括瑞士)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这些企业规模虽然不大(营业额在40亿美元以下),但产品往往在本领域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70-90%,形成垄断优势。这些国家,在地理上连成了一片,彼此之间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关联(比如中世纪汉萨同盟的活动,在北欧和德语地区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贸易纽带)。其中一个突出的共同特征,就是这些地区都有着强大的职业培训体系。比如瑞士、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地区,都属于全球市场领袖企业密度最高、年轻人参加学徒式职业培训比例最高的国家。这其中的关联也很容易理解:顶尖的产品,需要制造过程中强大的执行力,而并不仅仅是几个突破性的发明创造。Kindle的例子就很说明问题。美国发明了这个产品,但在本土找不到足够的技工来制造,最终不得不外包出去。即使从吸尘器、加湿器这些一般消费品上看,美国的牌子大多为大路货,价格便宜,但高端的牌子往往是德国制造。许多高精尖的工艺,在美国找不到那么多人手。 在德国,训练有素的工人被企业视为自己的“技术资产”。对于这种“资产”的竞争,在孩子十岁时就开始。转入“技工轨”的学生,面前有几百种手艺可选择。不管选择哪门手艺,大多要经过严格的考试。另外,这种培训费用相当昂贵,由学校和企业分担,形成德国式的双重系统。比如学徒式的训练往往在企业中进行。这不仅仅是手把手地传授技艺,企业还给这些学徒工提供相当优厚的生活费。一旦结业通过考试,学生就进入企业成为工人,享受着高薪的中产阶层待遇。举个简单的例子,德国的人均GDP大致为4.2万美元,美国为5.2万美元。但是,同为汽车工人,德国工人的平均时薪(包括福利费用)为58.82美元,美国为45.34美元,日本为41.65美元,印度为2.10美元。德国的汽车业背着这么高昂的劳动力成本,照样保持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德国的人均GDP虽然比美国低20%左右,但汽车工人的薪金比美国同行则高出将近30%,几乎和美国律师的平均水平差不多了。 德国工人所享受的不仅仅是高薪,还有稳定的工作、在企业当家做主的发言权。这特别体现在德国企业无所不在的 “工作委员会”上。这个“工作委员会”不是工会,而是工人选举出来参与管理的机构。企业所有涉及工人利益的大政方针,如雇佣和裁员、工作时间等等,都必须经过这个委员会的批准才有效。试想,由工人选举出来的委员,怎么可能投票裁减支持自己的“选民”呢?就连加班等小事,也要征求工人的意见,由委员会投票。所以,技工阶层,是德国中产阶级的中坚,社会地位很高,中学生们也将之视为一生的“正途”,一旦获得某门手艺的培训资格,学习动力奇高,乃至平庸的学生也能把自己转化为一种“技术资产”。 美国的企业,则把工人当成“人手”,不够就到市场上找,过剩就赶紧甩掉,很少有企业会投资培训工人。因为你辛辛苦苦培训完了,人家跳槽了,岂不为他人做嫁衣裳?这样,企业把培训推给社会,同时不停地抱怨公立学校培养不出自己需要的人才。美国的孩子,对于技工培训都有所顾忌:好不容易学会一门手艺,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干两天被裁了怎么办?美国的年轻人,在30岁以前平均换过7次工作,谁敢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尽管美国近年来也要学习德国,但很难大规模引进德国模式。结果,大部分学生还是走上读大学这条路。 德国的“分流”模式当然值得学习。但是,我们必须考虑到,中国的市场经济框架,是否具备了这种移植的条件。没有“配套设备”,即使建立了很完备的技工培训体系,家长和学生也可能拒绝进入。 (兵工厂)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