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网站公示 > 正文

钢铁业微利运行已呈常态化

  • 2014-2-12 11:00:47
  • 来源:中国工业报

非钢的“救赎”

在钢铁主业一片惨淡的背景下,非钢产业日益成为钢铁企业创收的主要手段。据统计,目前国内钢企非钢产业的销售利润达到3.5%~6%,远高于不到0.5%的主业利润率。

非钢的异军突起并非偶然。事实上,非钢产业在国际大型钢铁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美钢联、蒂森-克虏伯等钢铁大鳄的非钢产业收入均已接近或超过钢铁主业,其中蒂森-克虏伯、新日铁、印度塔塔的非钢占比分别达到40%以上、35%和40%。

根据中钢协统计,2012年,我国粗钢产能在2000万吨以上的7家钢铁企业非钢产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五分之一,粗钢产能超过1000万吨的16家钢企非钢收入占到总收入的19%。

从典型企业来看,去年上半年,宝钢和沙钢的非钢产业收入占比分别达到33%和44.6%,同比提高10和12个百分点。从利润构成来看,2012年,宝钢实现利润总额104亿元,其中非钢利润为60亿元,非钢利润占比接近60%;同期沙钢实现利润17.5亿元,其中非钢利润超过10亿元。去年上半年,在宝钢52亿元利润中,非钢利润达到16亿元;去年全年,武钢非钢产业利润预计超过30亿元。

非钢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钢铁主业亏损的空子,因而成为国内钢铁企业实现自我救赎的手段之一。难怪中钢协常务副秘书长李新创直言:“虽然钢铁企业是否应花大力气发展非钢产业仍存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不做非钢产业,钢企未来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十二五”期间,我国非钢产业依然大有可为。根据宝钢的规划,2015年非钢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2000亿元;武钢非钢年收入达到1100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30%以上;鞍钢集团则力争到2020年实现非钢产业收入、利润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不过,在非钢产业方兴未艾的当口,中钢协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也提醒国内钢铁企业,一业为主、适度多元,绝不是盲目转产,必须坚持做精主业,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多元产业真正成为企业抗风险的屏障,而不是增加风险的陷阱。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站内资讯搜索
淄博桑德
图片播报 更多>>
  • 舒勒为土耳其汽车供应商提供16,000吨螺旋压力机
  • 中国经济改革将走向何方?
  • 中国锻压协会2014年工作计划(草案)
  • 一拖锻造创新服务形式暖人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 - 隐私策略 - 用户协议 - 法律声明 - 推广服务
京ICP备05075268号 版权所有(C) 2011 中国锻压协会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duanxie.cn www.metalform.cn 客户服务热线:010-53056669 传真:010-53056644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清路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博雅C座10层 邮编:102206
语辰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