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管理这种概念的确定,是经过100多年社会变迁、企业更迭的历史演进的结果。起源于早期工业革命的企业管理,在上个世纪初形成了经典的“泰罗模式”:其科学性在于精确的计算,从每道工序、每个动作所需的时问,到工人上厕所的时间,都有严格的测算和规定,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和标准化,其特征是把人变成了机器。 “泰罗模式”的内涵是以老板为中心的生产导向管理,它的理论依据是“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论,即人的天性就是厌恶工作,逃避劳动。所以在工人头上必须随时高悬一根大棒子,不老实,就惩罚。但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变化,“泰罗模式”就逐渐显出弊端,职工与公司领导之问的不信任根深蒂固。 笔者认为职工在生产经营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工作效率下降,企业发展受阻。
20世纪80年代,“日本式团队”企业管理模式引起全球企业关注,其特点是让职工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并效忠于这个家,鼓励成员参与“家庭”事务,同时服从家长,必要时为“家庭”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它让日本人乐于“抱团”,甘愿为企业拼命。若从人性角度分析,这也许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之反映,是以职工为中心的人本导向管理。美国人吸取了“日本式团队”精髓,在重新构建公司的系统工程中,构建了“美国式团队”,即人性化管理模式。 笔者表示企业只有了解了人性中这些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人的社会属性受心灵支配,而心灵则是一种思想意识,是人类社会属性产生的源泉,可以通过人类一代代传承下去,并不断得到丰富。 思想意识在现代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识的先进性是社会进步、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因此,抓教育,抓培训、抓文化已成为现代管理成功的必由之路。企业家必须牢牢掌握企业文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塑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有人说“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实施人性化管理,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不具备实施人性管理的条件”。而我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组织都应实施人性化管理,只不过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方法和境界不同而已。实施人性管理是一个从“以人为手段进行管理”向“以人为目的进行管理”转变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