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正在给中国制造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以自动化为标志的智能制造无疑为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比较尴尬的是,在这块未来前景可达上万亿元的新市场,外资企业已经占据了70%以上的份额。 “无论从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还是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来讲,中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动力都在不断增强,行业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先天不足比较严重,未来能否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30%甚至50%的目标还不好说。”慧聪研究ICT事业部负责人张本厚说。 制造业“危机” 早在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值高达1.955万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8%,超过美国1.952万亿美元的总产值和19.4%的全球比例。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是鸦片战争之后、间隔一个半世纪,中国再次夺回第一工业国家的位置。 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是公认的事实,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屈贤明即指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高端制造环节主要由国外企业掌握等问题。例如,制造业中比较关键的仪器仪表,技术水平普遍处于国际上90年代初、中期的水平。 尤其重要的是,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日前所言,在30多年的高速发展以后,中国制造业主要依靠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基本结束,无论是外部的国际经济和产业发展环境变化,还是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都使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根据刚刚公布的6月份PMI指数,官方PMI进一步下滑至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民间PMI终值更是只有48.2,已创九个月最低水平。两个PMI共同出现下滑格局,显现未来经济或将进一步放缓,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内需与外需都在走弱。
“内忧外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可以说危机四伏,制造业转型迫在眉睫。而智能装备面向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正因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中国制造业转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张本厚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