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信息 自中德两国1972年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交流不断拓展。今年是中德两国关系迈过“不惑”之后的第一年,随着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德经贸合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与契机,总体而言,双方经贸合作仍潜力巨大。 双边贸易额及相互投资逐年增长 从经济贸易合作来看,中德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已从建交时的2.75亿美元攀升至2012年的1611.3亿美元,德国成为中国在欧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德国在欧洲之外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经贸领域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双边贸易呈水平型分工模式。从商品结构来看,2003年到2011年,德国对华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一直处于首位,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光学钟表和医疗设备这四大类产品占德国对华出口的近80%。中国对德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也处于首位,其次主要有纺织品及原料、运输设备、家具、玩具、杂项制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等,中国是德国汽车、机械制造、电子和化工等支柱产业最重要的海外市场。 中国对德投资增长更为迅速,据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4月份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2000年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到2011年,中国对德直接投资逐年递增,去年达到6.26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约22%,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德国去年共吸引854个外国投资项目落户,其中中国投资的项目为98个,名列第三。其中,汽车配件和机械制造是最受中国投资者青睐的行业,来自中国的投资中,29%进入这一行业;能源矿产和金属行业项目紧随其后,占22%;第三为电子业,占8%。
中德经贸合作面临新契机 中国产业升级将提高双边贸易的契合度,现在中国企业更乐于寻找新能源、新材料、医疗科技等“十二五”规划中鼓励扶持的产业,而这些恰恰是德国的经济支柱产业,行业的契合度将推动中国对德投资,双方相互投资热情进一步高涨。据相关调查显示,德国企业海外投资意向高涨,约44%的企业希望能到海外投资,最具有吸引力的投资地是中国。而在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当地很多中小企业显现出缺乏资金的发展疲态,渴望被收购兼并的意愿上升,现金充裕的中国企业是他们最理想的投资伙伴。贝塔斯曼近日公布的报告预计,到2020年,中国对德投资有望达到20亿美元。 此外,德国或将以更加务实的态度调和当前屡有发生的中欧“贸易战”。 中德经贸合作潜力巨大 在贸易层面上,贝塔斯曼基金会发布报告预测,德中贸易关系可能发生转型,中国企业很可能将继续朝全球技术顶尖方向迈进,产业内贸易未来将在德中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趋势已经表现出来。 1992年产业内贸易比例在德中贸易中约占5%,到2010年这一比例已达到20%。同时欧盟对华设置的贸易壁垒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移,增加中国对德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进而促进两国在服务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产业的贸易合作发展,两国的科技合作、机电产品贸易及汽车贸易将进一步增加。 在投资层面上,德国相关调查显示,德国每两个企业家中有一个表示要在今后继续加大投资。未来德国企业在华可加强在高端先进制造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及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合作。中国对德投资金额也会逐步增加,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信息技术、金融和汽车业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