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造船与航运业复苏的预期日渐强烈,促使双方共同“赶底”。中国造船企业在其中则表现得更为积极。上半年,中国造船企业承接的境外船舶订单同比增幅超过150%。一直以来,中国与韩国承担着全球半数以上的船舶出口规模,其中中国船舶工业出口比例在80%以上,属于典型的境外依赖型企业。 利润下滑导致业绩欠佳 与增多的漂亮订单相比,利润的下滑则让企业业绩变得不那么美妙了。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1~8月,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291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船舶制造企业1186亿元,同比下降27.8%;船舶配套企业161亿元,同比下降23.1%;船舶修理企业79.9亿元,同比下降7.5%。主营业务收入1532亿元,同比下降16.1%,实现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下降61.2%。 因此,与新船订单增加引发关注相比,更需要注重的是新船的价格走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际新船订单大幅增加,但价格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只能用“企稳”来形容。 甚至有人认为,由于国际新船价格已经调整到位,从目前的价格水平看,船企接单已经基本无利润可言。 在这种情况下,不断提高造船效率和降低造船成本成为船企提高获利空间的关键。那些有实力的造船企业,则可以选择性地承接新船订单,如更加节能环保的船型以及一些高附加值的船舶。 因此,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曲,也是船舶行业的当务之急。一方面,船市低迷,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涨价、人民币升值等使我国船舶工业长期仰仗的低成本优势正在消失,而国际社会对船舶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日益提升。 在技术成为竞争重要筹码的环境下,我国造船业“粗放增长”的道路走到了尽头,迫切需要转型升级。中国骨干船企更应加强安全、节能、高效、环保等领域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主流船型优化和升级换代,抢占技术制高点。 一些企业虽然年年讲、月月讲转型升级,但缺乏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就缺少转型升级的方法。有的企业换个领导班子或换个主要领导,情况就大不一样。 这就是说,在认识到位的情况下,船企还要充分关注转型的固有规律,虽然转型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也不能盲目乱转,更要做好持之以恒的心理准备。 有业界专家认为,今年将是航运业企稳过度的一年,未来一段时间航运市场将继续恢复,这对船企来说肯定是利好。不过目前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主要造船企业仍未逃离业绩孱弱的局面。如果能借此来倒逼造船企业持续增加订单,形成航运与造船的良性互动是再好不过了。 |
|
中国锻压网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国锻压网",获取独家行业新闻资讯。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账号: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扫描左侧的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