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优惠政策铸就了2009年中国汽车业的辉煌,产销不断走高让汽车业可圈可点,全年产销突破1350万辆几无悬念。火爆车市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钢铁业直接受益,汽车业也因此成为推动钢铁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2010年破晓在即,在优惠政策将有所调整的背景下,汽车业能否再续辉煌?汽车用钢前景又将如何?
柳暗花明 汽车产销火爆
在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去年4季度我国汽车业景气度急剧下降,部分车企被迫压缩产能,12月份汽车产量降至63万辆。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央高层果断决定,出台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措施,其中汽车产业政策率先浮出水面,燃油税改革方案以及购置税减半政策相继实施,后期又出台汽车下乡及以旧换新政策。
各项刺激消费政策直接对国内汽车产销起到直接提振作用,汽车特别是乘用车潜在购买需求得以激发,汽车业迅速走出低谷,景气度快速回升,产销增速加快。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前11个月累计产销双双突破1200万辆。其中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优惠与汽车下乡政策就拉动汽车消费230万辆,足见国家刺激政策对汽车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很显然,2009年全年汽车产销将完成130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关联效应 钢铁业受益匪浅
作为汽车业的上游行业,钢铁业直接受益于汽车产销两旺。众所周知,钢材是生产汽车需求量最大的重要原材料。资料显示,钢材占载货汽车所需生产原材料的85%,轿车这一比重则约为65%。不过,汽车车型多、吨位不一,所需钢材量差异较大,基本乘用车大约需1吨钢材。
很显然,汽车产销火爆态势直接带动钢材需求,钢铁生产企业直接受益,今年特别是下半年来钢厂汽车用钢销售情况良好,部分钢厂产品甚至供不应求。初步统计,全年汽车用钢需求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0%以上,增速明显高于粗钢产量及表观消费增速。显然,汽车粗对钢铁业拉动作用,不言而喻。
展望2010 汽车用钢依然可期
岁末年初,国务院对汽车优惠政策进行微调,这将令异常火热的乘用车市场稍稍降温,但业界普遍认为,此举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明年汽车产销进一步增长的趋势,汽车业在2010年对钢材需求有效拉动势头依然不减。
从生产情况来看,车企投资热情不减,争相扩建增产
去年年末,由于产销下滑,不少车企被迫压缩产能、推迟投资计划。不过,汽车业在短时间内强劲复苏,产能却出现制品。据了解,为满足需求,今年大多车企产能都发挥到了极致,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但即便如此,一些车型仍需要预定。高速增长的汽车市场及未来全球最大市场的明确预期,令国内外汽车企业信心倍增,纷纷宣布扩张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40家主要乘用车累计产能约1100万辆,而包括一汽、上汽等诸多车企明年产能都将有所增加,初步统计新增产能175万辆(详见附表)。不过,若按各车企明年销售目标,新增产能恐怕还要多。总体来看,国内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将带动产量增加,进而加大钢材需求量。
从消费情况来看,优惠政策微调不改变增长趋势
12月9日,国务院决定将减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减按7.5%征收,税率增加了2.5%。此政策一出台,立刻引来了各方热议,但优惠政策的调整并不会对车市需求造成大的影响。
09年的车市爆发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优惠政策的刺激,但更多是长期积累的消费潜力释放,并未大规模透支2010年的需求。实际上,优惠政策延续、消费升级、出口复苏等三大要素依然会令2010年的汽车需求进一步增长。
刺激2010年汽车销售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消费者对消费总成本的预期。2009年,由于市场需求一直火暴,使得经销商的优惠不断缩水,那么在接下来的2010年,市场供需趋于平衡会促使经销商加大让利幅度,这可以部分抵冲2.5%的购置税。另外,优惠政策的末班车效应会在明年继续体现,这同样可以刺激汽车消费。保守预计全年销量有望同比增长10%左右。
很明显,车企产能的增加,汽车消费需求的延续,会双向刺激着2010年钢材需求的同步增长。那么,我们可以预见,在2010年,汽车产业依然会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汽车用钢依然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