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长 苗圩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它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等行业特征,是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中,如何推动我国装备制造业迈上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在世界工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装备制造业在推动我国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2008年,在不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情况下,机械装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618.62亿元,工业销售产值90285.83亿元,均居我国12大工业门类的首位。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机电产品进出口额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40%以上,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工业全部从业人员的20%以上。如今,我国装备制造业总量规模居世界第二位,已跻身世界装备制造业大国行列。 装备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一直是世界各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虽然完成了工业化,但制造业仍是其核心竞争领域,而各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则更多表现在装备技术和装备工业领域。当今世界的装备制造大国,如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工业大国和经济强国,它们的崛起和腾飞几乎都是凭借装备制造业所奠定的坚实基础。一些小国或新型工业化国家,它们之所以能够跨入发达国家的行列,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在某些装备制造业领域代表着世界领先水平,如瑞士的精密机床和仪器仪表制造、瑞典的轴承制造、韩国的船舶和电子设备制造等。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加速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提升重大技术装备水平,意义重大,任务紧迫。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加速技术进步,其物质基础是开发先进技术装备。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提高需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来引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需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来支撑,企业的节能降耗需要先进的装备制造业来保障。可以说,中国特色的工业化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振兴。因此,要真正把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性产业,重点扶持,大力发展。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战略机遇 近年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明显加快,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显著提高,装备制造业支柱产业的地位进一步突出,一批重点产品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一批产业聚集区正在加快形成,部分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跃居世界前列。但是,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我国国产装备的国内市场满足率不到60%,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这一比率更低。目前,我国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大都依靠进口,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微细加工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相关配套产品也大量依靠国外供给,这已成为我国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装备制造业不振兴,高端制造设备和技术受制于人,制造业规模再大,也很难进入制造业强国行列。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加深,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内外市场需求萎缩,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明显趋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经济效益下滑,有的企业甚至陷入发展困境。但总体来看,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结构的新一轮调整正在加速进行,这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构成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善于从危机中看到机遇,既要充分估计挑战的严峻性,也要牢牢把握转危为机的关节点,从而更加坚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信心,勇破制约我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难关。 首先,我国装备制造业正处在大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的投资建设,特别是钢铁基地、百万吨乙烯、百万吨钾肥、磷复肥基地等一批在建重大项目的实施和一批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的大型工程项目的陆续启动,为有效拉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其次,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新的国内外市场空间。目前,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企业不得不进行战略性调整和收缩,这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从国内来看,我国虽然也遭受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但宏观经济保持稳定,经济发展充满活力,装备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发展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作支撑。只要我们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能在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振兴。 第三,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整合利用国际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宝贵机遇。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装备中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多是依靠国外技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向全球实体经济蔓延,一些掌握装备制造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受冲击的程度继续加深,市值大幅缩水。我国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投资收购、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装备制造技术水平,进入装备制造的尖端技术和核心技术领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力争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 三、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和国家立足长远、把握当前,提出了产业振兴规划。其中,装备制造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依托其他行业的振兴,大规模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把推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落实到位,以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的素质和水平。近年来,我国根据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行业需要,通过确立国产化依托工程,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通过组织实施重大专项计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市场推广的主体,同时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推动装备制造业内涵式发展。要依托科技重大专项,尽快完成8万吨模锻压力机、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等重大关键装备的开发,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以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为依托,全面提高国产化水平。继续坚持依托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突破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推进装备国产化。国家在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并要求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制订详细的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有关企业和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要有计划地组织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程,尽快形成如百万千瓦核电设备、直流输电成套设备、大型石化成套设备、大型掘进施工设备、高档数控机床等的制造能力,努力突破关键配套件的核心技术。要有重点地研究开发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关键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要提升大型铸锻件、基础部件、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等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以加快信息技术发展为支撑,着力促进信息化和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在信息化时代,市场用户对大容量、高参数、自动化等装备的需求方兴未艾。装备制造业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坚持在生产中融入信息技术,使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智能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把握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不断提高各类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网络化水平,并把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着力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以推动并购重组为重点,优化装备制造业的企业组织结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是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要标志。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以股权多元化为方向,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重组,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对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关键作用的骨干企业,要在保证国家控制能力和主导权的基础上,支持其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发挥市场导向和政策支持的作用,在全国形成一批跨行业、跨地区的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工程公司,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以积极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为重点,走装备制造业国际化发展道路。历史经验表明,国际金融危机通常会带来世界产业结构和竞争态势的剧烈调整。我们要善于从危机中捕捉机遇,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装备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成套水平,努力进入高端装备工业领域。要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高端人才,通过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提高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鼓励我国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兼并重组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争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