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月1日起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实施,另一项重要能源——天然气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也开始提上日程。对此,中石油集团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已向国家提交改革建议。业内有专家则向本报记者表示,此项改革极有可能在年内出台,可能会参照成品油改革模式,在消费端理顺零售价格。
“我们很早就向国家相关部委提出了加快国内天然气价格机制改革步伐的建议。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仍在研究此问题,预计未来三大石油集团的天然气销售价格将趋于一致。”上述中石油集团人士说。“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低于其实际价值,与同类能源相比价格偏低。”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今年出台的可能性非常大。届时可能参照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模式,形成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导,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助手段,在消费终端即以理顺零售价方式进行的改革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国内中东部大城市的民用液化石油气价格为5.5-7.5元/公斤,折合成天然气价格为4.1-5.6元/方,而这些城市民用天然气价格普遍为2.1-2.4元/方,相当于液化石油气价格的一半。严重的价格倒挂引发了天然气需求的极速增长,化工用气浪费严重。利润微薄甚至亏损造成供应方的生产意愿不高,供应紧缩,使得供需关系更加趋紧。业内呼吁,应尽早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体现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
另一方面,林伯强认为由供求矛盾和人为压低引发的市场价格混乱也是推动改革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天然气价格各地方不统一,上海和北京每立方米就相差0.45元。长此以往,对于天然气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将造成非常大的伤害。
“政府应抓住此次油价暴跌的机会,尽快出台改革方案,理顺天然气价格,使价格能真正体现供求关系和稀缺资源的内在价值。”林伯强说。
资深油气问题专家韩学功教授同样认为,当前国内天然气市场价格和其实际价值不符,稀缺性未得到体现,天然气价格在同类能源中还是偏低。“但即便如此,作为政府垄断性资源,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仍不会轻易改革。”
“首先,这受到协议制约。我国在WTO条款附件4中承诺天然气属于国家定价产品,不可能由市场决定。而且天然气供应是长期协议,惯例是照付不议,无论市场变化,价格不变。”韩学功说。
其次,他认为,天然气和成品油性质不同。前者对居民生活的重要性超过石油,居民一旦安装天然气管道,就没有其他可替代能源利用。如果贸然改革提价会引起争议。同时,成品油和天然气现有价格形成机制也不同。成品油价税改对天然气价改的参考意义有限。
针对各地的天然气价格不统一现象,韩学功指出,这是由于各地的运输成本差距和管理费的不同。在他看来,国内天然气价格“谈不上市场化”,天然气实质上还是由国家垄断。短期内,价格形成机制只能是在财政给予适当补贴的情况下,国家政府指导的天然气出厂价,加上地方政府根据各地不同的管道运输费和管理费形成最终零售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