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中石油宣布旗下榆林气田日产量达到1400万立方米,这标志着,榆林油田成为继靖边和苏里格后,一个新的年产50亿立方米的大气田。 随着资源的日益丰富及管网建设的不断完善,中石油在国内燃气领域的垄断地位日渐明显。 “近几年,中石油在天然气市场领域的开拓力度不断加大,它利用修建密布全国的天然气管网,控制了国内主要城市的燃气供应权,进而确立了自己在天然气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一位中石化咨询公司高层坦言。 国内找“气” 榆林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的陕蒙交界地区,是长庆油田向京津冀地区供气的主力气源地之一。 据了解,该气田中部和北部,为中石油与壳牌合作的长北合作区,南区为中石油自营区。2001年至2005年,南区已实现年产天然气20亿立方米的产能;但中部和北部地区,由于开采条件复杂,一直未能获得很好的收益。 2005年5月,中石油宣布,将与壳牌石油合作开发长北气区。“我们有一项双分支水平井技术,适用于低渗透致密气藏,可以提高单井的累积产量。”一位壳牌中国官员介绍说。 至2008年9月,长北区块年生产能力达到30亿立方米水平。榆林气田整体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达到50亿立方米。 “这对中石油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它的国内天然气控制储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它必须控制更多的资源,但国际天然气价格较高,因此,中石油必须拥有一定量的国内新增资源,以便冲减部分国际天然气成本。”上述中石化咨询公司高层说。 当然,海外找气仍在继续。2007年8月,中石油获得了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项目的勘探开发许可,并与土国签署了“每年向中国供应天然气400亿立方米”的供气协议; “垄断”管网 一位长期关注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业内专家曾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如今,中国天然气市场火爆的景象,在2000年时是不可想象的。” 据他介绍,由于天然气的销售模式是,在天然气管道建设前,供需双方即签署“照付不议”合同(注:合同生效后,用户需按合同约定量使用燃气,若未达到约定量,也需按约定量支付费用),因此,2000年前后,西气东输工程启动时,国内用户都不愿与中石油签署用气合同。2003年底,西气东输工程即将竣工时,设计年输气120亿立方米,竟还有大半未销售出去。 然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高企及国内成品油供应形势的日益紧张,2004年,国内市场天然气开始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西气东输成了下游客户眼中的“香饽饽”。 正源于此,中石油又上马了自重庆忠县至湖北武汉的忠武输气管线、河北至南京的西气东输冀宁支线、自河南淮阳至武汉的西气东输淮武支线等大型输气项目,加上原有的陕京线和陕京复线等输气管线等,中石油已拥有了覆盖国内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输气管网。 “由于存在照付不议合同,管网沿线城市的燃气供应主导权,已尽数落入中石油手中,并借此囊括了大部分国内天然气市场份额,垄断优势自然形成了。”上述中石化咨询公司高层说。 |